A2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老人“勿需让座”说起
刘宝民
  □ 刘宝民  

  近日从媒体获知,大连地铁上有一位满头银丝如雪的老年人,斜挎着深绿色的布包,身姿笔挺地站在地铁车厢里,腰部挂着的LED小牌上,“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虽年事已高,却因挂出勿需让座的小牌引发了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这位老人今年76岁,他表示,此举是怕给其他乘客增加负担,现在的年轻人不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听后让人感到温暖,心生敬意。

  据介绍,老人身上挂着勿需让座的小牌消息发出1小时,点赞次数已经破万。网友表示,小小的屏幕,短短的几字,点亮的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美德,点亮的是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事后经了解老人的旁人讲,老人叫刘增盛,年龄76岁,曾在部队工作,退休后在旅顺口区太阳沟开办了工作室,主要是收藏老式电影胶片和胶片机,每逢有文化活动,老人就会给居民放电影。老人每天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于市区与旅顺之间。需要乘坐轨交1号线换乘12号线,他挂着“勿需让座”的牌子,已有两年时间了,只是这次被网友拍了发在网上,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易,而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挂上这样的牌子,主要是不想给其他乘客增加负担。一个老年人,站在年轻人身前,他还得站起来让座,万一人家本身就累了或者不舒服,这不就尴尬了吗?尽管如此,他还是被经常让座,为此很感动。

  客观地看,人在步入老年后,经历了岁月洗礼和生活积淀,在公众场合会表现出宽容、礼让和谦谦君子之风,起到为人处世的积极向上作用,许多老人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它既体现了我们一贯倡导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理解宽容的传统美德。不仅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生状况,这为许多事例所证明。

  媒体曾介绍,一位早年投身革命的老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几十年,无怨无悔,乐于助人。先后与他共事的同仁多数得到过他的帮助,为年轻人接送孩子,为出差员工换过煤气罐,为暂时遇到特殊困难的群众捐款,却从不图任何回报,因而赢得了大家由衷的尊重和敬佩。离休回家后,他又主动承包了小区的绿地养护工作,日复一日,勤勤恳恳,靠无声的行动影响了周围居民,一些老同志自愿加入进来,使小区绿草茵茵,生机勃勃,为群众营造出清新舒怡的生活环境。他常讲,人活在世上不过几十年时间,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他人和社会多做点事,会使精神世界变得丰满充实,人生会更有价值。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行动敏捷,因为老人在帮助别人奉献社区的过程中,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和健康。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家发现,自己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同时,作为老年人也应依据自身条件,为他人多分忧,多助力。老年人更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操,自尊,自律,自省,自强,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每天充满阳光快乐,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广告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金色池塘
   第A2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享受夕阳
从老人“勿需让座”说起
别具一格的国外养老机构
防骗应从关爱始
乐曲悠扬,气势磅礴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22从老人“勿需让座”说起 2019-07-20 2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