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立陶宛语对白的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代表作《伪君子》在大宁剧院上演。昨晚,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上汽·文化广场启幕。这两天,展现法国国宝级歌手伊迪斯·琵雅芙的法语音乐传记《玫瑰人生》在美琪大戏院热演。同时,英国巡回剧团的《奥赛罗》登上了中国大戏院的舞台,参加“演艺大世界”的“国际戏剧邀请展”……以上这些演出均一票难求。
这个周末,英语、法语、立陶宛语在上海各大舞台回旋。还有一批名剧改编的中文版也纷至沓来。如获普利策奖、托尼奖的话剧《怀疑》在话剧艺术中心回归,音乐剧《妈妈咪呀!》在大剧院登台,根据百老汇舞台剧、奥斯卡获奖片《飞越疯人院》改编的同名中文版在人民大舞台亮相……
演出市场的多语种剧目精彩纷呈,上海观众的国际化口味可见一斑。在有些城市的工作日晚未必有舞台剧演出的当下,在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大多以英语演出为主的情形下,上海汇聚全球各国多元文化、拥有热爱文艺的各国观众——他们不仅尊重舞台艺术,更关心巴黎圣母院这样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上海正在打造亚洲演艺中心的道路上一步一个台阶扎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