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久经沙场的投资者,多少了解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方法。最通俗的说法也就是看看”F10”。一般电脑上的行情软件的F10按键功能,都是查看个股的非行情类的基本面资料,包括公司概况、财务数据、公司公告、公司新闻、经营分析等等信息数据。这套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买好卖差的操作,是基于公司经审计的业绩报告的。此外,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行业周报,常常提到的个股估值高低,不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计算数据,很多都是基于上市公司的经审计的年度报告。
“经审计”一词,在此前一直是代表着“客观”“真实”“正式”。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数起案例中将“经审计,无保留意见”的标准审计意见变成了虚假陈词,使得审计报告成了会计事务所的虚情和上市公司的假意。如果F10不再可靠,投资的线索就更少了。
东窗事发之后,遭受损失的主体很多,首先是上市公司的股价,无论是康得新、辅仁药业、大族激光,其股价都大幅下挫;其次是会计事务所受到调查、业务被暂停;瑞华审计的其他公司和项目也都受到牵连,60多家公司被查,24家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中止,35家公司IPO项目被叫停。
上市公司造假的根源在于造假的机会成本低,收益高,查实难。此次涉事的虽然多是年报造假,但在很多相对小规模的项目审计中,财务造假也是屡见不鲜。通过会计操作能虚增业绩,调节盈亏,做出靓丽的账面,投机取巧比埋头实干轻松多了。但单个项目的信息不实,一般适用上市公司虚假信披的处罚,其罚款上限为60万元,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微乎其微;同时对于弄虚造假的会计事务所,也往往只是暂停业务资格数月,随后正常营业,处罚未能伤筋动骨。
会计事务所造假的动机则稍微复杂一点。上市公司相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话语权,一些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为了承揽更多业务,提高业内声望,赚取更多收入,不得不向上市公司妥协,参与财务造假。当然其中也不乏利欲熏心者与上市公司狼狈为奸,侵害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从事后的处置角度看,损失惨重的还是股民,防雷已经成了今年股市的高频词。可以期望的是,经过此次瑞华事件,监管层对财务审计报告必然会加码严查,量刑重罚,规范行业准则,逐步引导上市公司财务披露透明公正,并慢慢重塑投资者信心。长江证券 陆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