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崇祯《松江府志》云:“府境诸山皆自杭天目而来,累累然隐起平畴间”,“松之山三十有二,而九峰特著。”古之松郡九峰,均位于今松江区境内。不仅如此,龙、凤栖居九峰中,充满神奇色彩。心有驿动,慕名前往。
路上先是想到了杭州天目山。因为最早由火山岩露头形成的松郡九峰,是为天目山余脉。思天目山东西两峰上各有一池,青山若龙,“天目”即“龙眼”是也。无巧不成书的是,“龙生九子”,似乎又与孕育九峰巧合。
松郡九峰,龙凤呈祥。龙驹是天马山,凤雏是凤凰山。天马山有两峰,首昂脊弓,状似行空天马,故以神兽名。明代隐于东佘山的文学家陈继儒作《天马山》诗云:“穆王乘骏海天游,一骑忘归化石头。”续说凤凰山,山形修峻,略呈“十”字形,宛若延颈舒翼、凌空翱翔之凤凰,故以神鸟名。元代寓居松江诗人钱惟善《凤凰山》诗云:“夜半月明仙仗过,天风吹落凤凰翎。”
古贤神思妙想,令人感上心头。传说“海是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古代松江府邻近东海,盛传“东海龙王”的神话故事。明崇祯《松江府志》记松郡之水,“上源天日,下委海王”。而古之华亭,又得“云间”雅称,云间下沙产鹤,《辞海》载有“华亭鹤”,仙羽也。此外,考古发现上海先民有崇拜飞鸟的习俗,如在青浦崧泽和松江广富林遗址发掘中,均发现过多件鸟纹刻划图案。也许,正是先民对鸟神的崇拜,有了后来的凤凰传奇和图示形象。
江南烟雨朦胧,九峰乡愁追远,喜龙爱凤,实为海上古风。怀想距天马山、凤凰山不远的小昆山,这里曾是公元280年吴亡后陆机、陆云退居旧里,生活过十余年的地方。“云间”由雅称成为地方别称,典出陆云在晋都洛阳城张华府上自报家门“云间陆士龙”。陆云,字士龙,取“云从龙,龙吟云出”古意,立“云间”之说。华亭鹤是陆云兄长陆机身前宠物,临终遗言:“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陆机留下了旷世杰作《文赋》《平复帖》;同时也留下了传统文人的优秀品性,即学识胸怀和风骨情操。陆机,字士衡。据《裴子语林》续谈云:士衡在坐,安仁(潘岳)来,陆便起去。潘曰:“清风至,尘飞扬。”陆应声答曰:“众鸟集,凤皇翔。”陆机胞弟陆云年少时,东吴尚书闵鸿见到后便感前途不可限量,叹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据说后世把“龙驹风雏”列为典故,作恭维语用,比喻孩子才华出众。史书评说由机、云兄弟皆以文章冠世,享有“洛下双龙”美誉。
我在二陆故里松江一路追寻,站立小昆山“读书台”高处,点亮一盏灯,光照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