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奇马”袭来时
万兴坤
  万兴坤

  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晚上。我与往常一样,睡觉前浏览手机网络信息。一条消息让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9日23时其中心位于距浙江温岭东南方向约75公里的东海洋面上,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10日凌晨1时45分至5时,在温岭、玉环一带沿海登陆,风力达16级。

  玉环,那是我的家乡。此刻,已近午夜。我人在京城,赶紧分别给三个妹妹和弟弟家打电话。二妹家地势低洼,最危险。可二妹和妹夫带着大孙女在外地旅游,外甥两口子和不到三个月的小女儿在家。视频中看到,洪水已漫过一层楼,外甥光着膀子在转移家具,楼顶的井盖被大风掀翻,地面的洪水与楼顶的雨水上下夹击。外甥媳妇抱着孩子,胆怯地守望着。弟弟家靠近河边的桥头,湍流更急,洪水涌入院子里,一楼的冰箱、沙发、餐桌在水中漂浮。楼上的玻璃窗几乎全部打碎。楼前已有二十多年树龄的白玉兰、松杉连根拔起。大妹虽远嫁外乡,但她一家人仍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房子刚新建不久,遇到强台风,屋顶的瓦片被刮跑,只剩下瓦楞。水漫海塘,村庄被淹。那时,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对台风留下了烙印。这次我担心老房子不堪一击。但据大妹讲,由于周围的楼房遮挡,风力得到缓冲,但屋内仍漏雨。小妹在医院工作,正紧张地投入医院的抗洪战斗。刚过零时,我从电话那头听到:“不好,停电了!”通讯中断。我虽不在老家,但仿佛置身于现场,听到大海在咆哮,飓风在怒吼,暴雨在倾泻。从朋友圈微信视频中,我看到白天发来的非常熟悉的画面。这是坎门东沙渔村,回家探亲时曾去过多次。海堤沿岸是用青石砌筑廊桥似的围栏,岸边有反映渔民生活的石雕群,沿岸民居的墙壁上,画有五颜六色的渔民画。渔村岩石壁立,山上的民房层层叠叠,被誉为“海上布达拉宫”。平时,潮起潮落,这里是观海听涛的绝佳处。而今“利奇马”袭来,卷起千层巨浪,浪头像猛兽扑向海岸,砸向民房。这里巨浪掀起的高度成为“利奇马”的标高!是夜,家乡的亲人和乡亲们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早晨打开手机,闪出头条“今日的朋友圈很伤心”。当日下午,“利奇马”北移,水位渐降。

  据报,“利奇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强台风。风雨远去,我急切想知道老家台风造成的损失。村党支部书记林如明和村委员会主任童服建欣慰地告诉我,全村没有人员伤亡。台风袭来之前,全市动员,启动防台一级响应,出海渔船、商船全部进港避风,及时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提高海堤、山塘水库的警戒。村里有千余名外地打工人员,经巡访,对居住在简易危房的外乡人,集中到庙宇里暂住,免费供应矿泉水和食物。街道和村干部24小时坚守岗位。灾后,市里开展“我爱我家”自救活动,消毒杀灭、河道疏通、淤泥清运、道路清障、树木扶正。电力工人在40多度高温下,蹚洪水、闯泥潭、竖电杆、架线路,全力抢修,经三天三夜连续奋战,全部恢复供电。“利奇马”的肆虐让人领悟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犹如在汪洋中航行的一条船,忽而抛向浪尖,忽而沉入谷底,经过一番搏击,得以生存。如今天象风云可测,若能超前防范,应对得力,可躲避灾祸,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比起我们小时候的无助境遇,那还是好得多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A17版:新民法谭
   第A18版: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20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玩物尚志
一人餐
读者、作者和受访者
盛夏的颜色
“利奇马”袭来时
太极老者
漓江风情(油画棒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利奇马”袭来时 2019-08-31 2 2019年08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