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吴大澂与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这一整体研究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白谦慎以吴大澂及其周围的官僚群体为中心,探讨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收藏活动的社会机制。
晚清官员收藏活动得以展开,涉及多种社会因素,包括藏品买卖的信息传递、交通运输和支付方式,以及晚清官员的收入和支出、官场各种礼金往来的规俗等。作者利用大量未曾刊布的稿本、信札等材料,细致还原了整个收藏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与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若干理论进行对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方向,更是值得研究者引起重视。
《改变思想》
为什么卡夫卡总是喜欢在凌晨3时写作?英国杰出女作家乔治·艾洛特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在《改变思想》一书中,作者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等,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作者以幽默、机智的文笔,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书中剖析的人物包含奥巴马、凯瑟琳·赫本、卡夫卡、美国著名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等。
作者扎迪·史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认为自己是写作中的微观管理者;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读完福斯特·华莱士,就需要来点卡夫卡。作为纳博科夫虔诚的读者,她读了六遍《普宁》,不断修正着自己的阅读方式并对写作这一行为进行重构……扎迪用二十余篇思想随笔,回溯了对自我的寻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