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评选展演活动围绕“我和祖国共成长”的主题,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紧扣上海解放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近两年来本市文艺院团创作的一批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将在展演期间集中亮相。
一批红色题材的作品经过多次打磨,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杂技剧《战上海》以解放上海战役为故事线索,真实展现解放军在攻克四川路桥北岸邮电大厦、四行仓库等战斗时的壮烈场景,讲述地下党为保护发电厂等重要城市设施、彻底粉碎敌人破坏阴谋的感人故事。10月6日上演的新编京剧《北平无战事》根据刘和平同名小说改编创作,作品风格恢弘大气,颇具史诗感,展现了和平解放北平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为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牺牲。10月23日演出的沪剧《一号机密》以 1931 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20箱重要文件无法运出上海的情况下,地下党员陈达炜一边与敌周旋,一边忍受病痛和饥饿,将文件用小楷手抄变成6箱,最终顺利将“一号机密”送出上海的故事。
展演期间,观众还将看到多部筹备已久的首演剧目。9月30日首演的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初心》,以中共早期党员张人亚保护党章和重要文件的感人故事为主线,利用评弹灵活多样的说表、演唱手段,在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共产党人抉择的同时,始终从人心、人情出发,从“父与子”“情与义”“家与国”三个方面展现他守护党章、守护初心的历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贵胄学堂》将于11月7日起演出10场,编剧黄维若、导演胡宗琪、舞美设计黄楷夫三位舞台“老炮儿”再度携手,讲述清朝末年西学引入,愚昧和文明、保守与创新、禁锢与开放交织,新旧思想在贵胄学堂里的强烈冲撞。
青年人才创作的作品在此次展演中成为一支尤为瞩目的生力军。7日上演的《起点》是上海芭蕾舞团自主打造的原创芭蕾作品专场,吴虎生、陈琪、王昊三位各具风格的编导为观众献上了五个独立的作品,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对创作的渴望和对艺术的热爱。28日、29日演出的上海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英雄》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构思并完成创作,以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多元性、当代性,展现中国神话的瑰丽多姿,致敬亘古不灭的英雄精神。近百人全编制民族管弦乐队和八十人多声部大型合唱团,以强烈的精神感召唤起流淌在血脉之中的英雄基因,唤醒观众心中的英雄梦。
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大型作品)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本报记者 赵玥
记者手记
脉搏
国庆将至,上海舞台用19台大型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生。宏大叙事之下,这19台作品的切口其实都很精巧,有聚焦历史事件的杂技剧《战上海》、评弹《初心》、儿童剧《孩子剧团》,有展现亲情大爱的沪剧《心归何处》、滑稽戏《哎哟爸爸》、沪剧《啊,母亲!》,还有抒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族音乐现场《共同家园》,其中不少已经上演过多场,获得过海内外观众的赞誉。
虽然是评选展演,但对这些院团来说,观众是比专家学者更重要的评审。一台作品好不好,见了观众才知道。一台作品想要走得长远,也是要不断吸收观众意见,反复打磨提升,才能铸就舞台经典。
快趁夜色走进剧场,感受这70年的波澜壮阔吧!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