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都市小区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汾路街道加装电梯进入“量产”模式
江跃中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如何解决1.3万名60岁以上“悬空老人”上下楼难?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为抓手,积极引导居民区“三驾马车”协调攻坚、楼组协同自治,合力破解老旧公房加装电梯难题。目前,该街道已有20多台电梯报建或开工,近40台电梯完成初步征询,加装电梯进入“量产”模式。日前,静安区委组织部、区党建服务中心举办“社区We治理·书记面对面 探寻批量加装电梯背后的逻辑”主题活动,就加装电梯等话题开展讨论,凝聚共识。

  临汾路街道住宅小区集中,其中多为老旧小区,全街道有1507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住在三层以上超过60岁的“悬空老人”共有1.3万名,老百姓加装电梯需求强烈。于是,街道把加装电梯作为2019年度一号民生实事项目,创设“街道增梯工作室”“居民区临时党支部”“楼组自管小组”的三级服务机制,实现“政策有人指导、问题有人解决、资金有人监管”的自治工作新模式。

  街道增梯工作室负责具体的增梯相关工作,购买专业化的服务,包括代建咨询、法务咨询、施工监理、投资监理等,设立专人定点负责日常接待和咨询工作,同时街道指派一名公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相应的衔接、推进工作。居民区临时党支部由街道科级公务员兼任书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及楼组、业委会、增梯单位等党员组成,通过党组织领导增梯工作,既增强了指导、协调增梯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又发挥了党员的积极作用,为很多原本“难产”、“流产”的意向楼组创造了条件。楼组自管小组从楼道业主代表中推选产生,3人以上开设银行联名账户,负责资金分摊、筹集、管理、拨付等具体工作。在临时党支部的指导下,用居民自治、协商的方式合理解决居民最关心的资金监管问题。

  街道还制订加装电梯《群众工作指导手册》《专业技术指导手册》,把工作流程简化为“10步骤”,正常情况下,从居民提出加装意愿到审批公示最快只要50天。如今,街道内最快一幢居民楼加装电梯只用11天就进入立项程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都市小区
   第A09版:郊野大地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以琴会友 用音乐给居民送欢乐
“年轻”老人照顾高龄老人 未来可换相同时长服务
社区法治教育“花头”浓
买冷面 遇“冷面”
临汾路街道加装电梯进入“量产”模式
新民晚报都市小区A08临汾路街道加装电梯进入“量产”模式 2019-09-13 2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