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外界事物或别人经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感情共鸣,通常称为感动。岁月在默默的流逝中,为我们每个人留下了值得感动的篇章,而这种种的感动和被感动也就交织成了我们的人生。
受到幸福、快乐和特殊才华等情景的感动,我们会用各种欢叫、表情、动作等予以反应,表示赞同、佩服和祝贺。然而,当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客体让我们的情绪达到极致时,我们反而会热泪盈眶,喜极而泣——情到深处泪自横。
科学家认为,在高度情绪唤起状态下,欢笑和哭泣都可能发生,这是人类进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掉泪是人类独有的“情感泪”。掉眼泪的原因在一生中是说不完的,不过粗略地可以分成“基本泪”“反射泪”和“情感泪”。每次眨眼睛时,人会分泌出眨眼泪,它润湿着我们眼珠的角膜,这就是“基本泪”。当我们的眼睛受到外界异物或刺激性气体的侵害时,就会分泌“反射泪”。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感动而产生的眼泪则称之为“情感泪”。
女性的哭泣次数通常要多于男性,这是由于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或者业余时间比较经常地面对和情感有关的人和事;另一方面,男性激素睾丸素也常常会抑制男性的哭泣趋势。
人的眼泪中含有溶菌酶,一种人体自卫物质,能保护鼻咽黏膜等不受细菌感染。实验证明,情感泪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多于反射泪,在情感泪中,蛋白质的种类比反射泪多20%~25%,钾含量是后者的4倍,而且锰浓度要比血清中的高30倍。这种眼泪还富含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素(有益物质并不随泪水而全部排泄的)。情感泪只有人类才有,有人推测,在进化的某个时期,人类祖先的泪腺与表达深层情感的脑区之间,形成了神经递质之类的联系。
按现代心理学的说法,欢笑和哭泣是两个类似的心理表现,在情绪被极度唤起的状态下,既能发生欢笑,也能产生哭泣,所以,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会让当事人或旁观者留下动情的眼泪,极度高兴或其他的极度情绪都能引起哭泣;这样的情景在体育比赛中最为常见,一个单打项目的运动员,经过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初赛、复赛……最后获得决赛权并赢得了冠军,登上了领奖台,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位运动员不知要流多少次眼泪,观众也愿意一直陪着他(她)哭泣。
高兴的流泪是人类的一种进化方式,任何时候,将情绪爆发出来的最好方式是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