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能不能动?这问题就像扣在一代代渴望创新和探索的戏曲人头上的“紧箍”。动好了,名声大振,还能在戏曲史上添一部新经典;动不好,还得背上狂妄大胆糟蹋经典的骂名。
可是时代在进步,戏曲要发展,总得有人去尝试。所喜的是,近十多年来,敢“豁”出去的人多了起来。
时隔10年,李佩泓用程派演绎梅派经典《穆桂英挂帅》再登舞台,还携手张军挑战京昆合演的《墙头马上》;梅派青衣史依弘则学起了程派的《锁麟囊》,还将经典电影《新龙门客栈》搬上京剧舞台,“一赶二”演绎敢爱敢恨、率性泼辣的“金镶玉”以及侠骨柔情的“邱莫言”;而即将亮相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程派青衣张火丁此次带来的是“程派张韵”的《霸王别姬》……她们都是舞台上功成名就的角儿,她们都是各流派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但在京剧守正创新之路上,她们却又都是勇往直前、敢于舍身取义的“穆桂英”。没有“我不挂帅谁挂帅”的胆量和气魄,谁敢轻易动经典?没有“我不领兵谁领兵”的责任和担当,又怎能打下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