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泰安市向北,步行半小时,便到了泰山脚下。
“泰山处处美,仙境在岱顶。”岱顶即泰山顶峰,海拔1524米,由山麓爬到岱顶,须攀登7600多个石阶。那天天色已晚,我便乘缆车直上南天门,少却了登山的劳累,也节省了不少时间。待到我三脚两步踩过天街的石砾小径,来到耸然兀立的“瞻鲁台”时,已是夕阳西斜、霞光初放时分。这时,从岱顶极目远眺,但见高山深壑,险峰峻岭,历历在目。尤其是那镶嵌在岱顶上下的庙宇殿堂,此刻都像被镀上一抹铄亮的金色,煞是好看。盘桓岱顶,再定睛细瞅,那逶迤起伏的群山都齐刷刷地拱伏在脚下,顿觉如入缥缈氤氲的仙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悠闲和快意。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果然,境界非凡。
没多时,红日西沉,东天升起来一轮淡淡的圆月。哦,岱顶的月亮!在月光的抚爱下,山背后有隐隐的水汽袅袅而起,又另是一番峰峦岚霭,林丛明晦,岫谷闪光的景象。再一回首,则“十八盘”已如飘扬欲飞的一条玉佩带,在月色中显得分外灵秀迷人……
月上中天了。银盘似的满月仿佛离山巅越来越近,月儿的清辉洒遍了群山,宛若撒银铺玉,把远近山峦照了个晶莹透亮。这时周遭阒寂,万籁无声——一种莫名的惬意悠然而至……好一片银色的世界。
正移步时,另一种奇景出现了。在澄净的天庭上,聚拢来一朵朵轻盈的云,犹如芭蕾舞台上的一群仙女,白白的纱裙,忽而变青、变褐、变蓝,忽而又变紫了。她们簇拥着在兀立的怪石间蹁跹起舞,倏而又飘然离去,重又结队成群地涌向天柱峰……白居易咏唱的“山在虚无缥缈间”,大约指的就是这种妙境吧。
这时忽又吹来一阵凉悠悠的山风,我一任那风儿吹拂着衣角,梳理着斑发。我站住了,完全沉浸于一种浑圆的恬静之中。我不敢举足,生怕踩碎了这诗一般的境界;也不敢出声,唯恐这仙境会突然被吓跑了似的……
透过朦胧的月光,看这时的岱峰,真像刚浣了发的淑女,娉婷袅娜,美如仙姝。我想,世上没有什么可以和她媲美了,她是大自然天成的佳作,怎么赞赏也是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