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评弹“走出去”
赢得“回头客”
王剑虹
  日前,上海评弹团结束了在日本的演出回沪。离开日本前,此次日本演出最后一站的承办方草津市政府发出邀请,邀请上海评弹团明年继续到草津市演出,并点名要求带日本民众熟悉的《三国志》去。对此,上海评弹团和承办此次演出的公司在兴奋之余保持着一份清醒。评弹团副团长高博文坦言,对于绝大部分外国观众而言,看评弹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你要说外国观众多么痴迷,那只是说说而已的。”

  评弹是一种以说与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艺术门类,面对既不懂中文更不会欣赏其艺术的外国观众时便显示不出其优势,因而评弹团带着《四大美人》赴日进行文化交流演出颇有些“冒险”。不过从在日本的演出情况看,借助日文字幕和演员说、唱及表演,日本观众基本上还能“听”懂故事,在草津市演出时甚至有日本观众在听到“马嵬坡”一回时流下了眼泪,颇令人意外。高博文表示,评弹的长处在于其形式感,长衫旗袍、弦子琵琶,有着鲜明的江南特色,这是吸引外国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选择合适的题材也很重要。此次赴日演出的《四大美人》在日方的宣传中主打的是杨贵妃,因为日本民众知道杨贵妃的不少,在横滨、草津等地演出时,接受采访的日本观众大都知道杨贵妃。

  传统戏曲、曲艺“走出去”,吸引来的是外国观众还是华侨华人,是很多“走出去”项目面临的一个问题。此次评弹团日本之行的演出,绝大部分观众都是日本当地居民。承办此次赴日演出的上海京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俭中表示,既然是文化交流演出,那么目标观众就应该是当地人,“在国外我们当然也希望得到华人的支持,但我们的目的是向外国人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 王俭中认为,为了做到这一点,演出的合作方应该是当地的主流演出公司或当地的政府部门等,他直言,境外华人的组织力量有限,往往面对的都是华人和华侨群体。此次在日本与评弹团合作的有共同社、神奈川县电视台、草津市政府等,因而观众绝大部分都是当地日本人。

  不过像评弹这样的传统曲艺样式要面对国外观众演出也需要一定的勇气。毕竟即便做了充分的准备,有兴趣前来观看评弹演出的日本观众毕竟有限。此次在草津市的演出特意邀请当地的艺人同台,以增加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据介绍,已达成初步意向的明年赴日演出也将与日本当地艺人同台。不过王俭中直言,面对外国观众心态要正,“一个地方剧种到国外,当地人不可能都来踊跃买票,这种市场要靠培养的。”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上海新城区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9版:新民教育
   第B1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招生热点
   第B16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8版:校园巡礼/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招生热点
   第B20版:新民健康
   第B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俱乐部
   第B24版:广告
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
评弹“走出去” 赢得“回头客”
《生死连》昨来沪造势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21评弹“走出去”
赢得“回头客”
2015-04-29 2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