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娃发奋成画家
双休日,驱车从高速下来,进入一条乡村水泥小道,季家宅的路牌竖在路边,这是一个自然村,属于大团镇金桥村。村口遇见一位面容姣好且有气质的姑娘,一问得知她就是季家弟子,家在本村,近水楼台跟着季氏父子学画画,现在上海大学美术系四年级学生。像她这样的农家子女还有很多,市区不算,在郊区就有五六百人。
季龙飞是季家宅人,父亲本是农民,后来到三墩镇摆了一只修自行车的摊头,季龙飞也进入三墩镇中心小学读书。父亲识几个字但不会写,可是很开通,儿子想干什么他从来不阻止。进入惠南中学后,有一位画山水的美术老师对季龙飞说,画图很好,可以考出去上美术学校。这句话,季龙飞一直记着,影响了他的一生。1957年初中毕业,他想考美术学校,先寄作品过去,都是临摹的,没曾想连报名资格都没有。所幸,季龙飞还是考上了周浦中学高中,这个学校的艺术氛围非常浓郁,季龙飞饱受熏陶,参加了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尤其是该校考上浙江美院的毕业生回来,还和他们一起画。那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技艺,心中的方向明确了。
1960年高中毕业,在老师的鼓励下,他鼓起勇气再次报考,终于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在这个宫殿式建筑的大学里,徐悲鸿曾教书育人20年。季龙飞见到了心仪很久的傅抱石和吕斯百、杨建侯、黄纯尧等名家。忆及当年往事,年近八十的季老师童心未泯兴奋地说:“真的开心啊!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油画、水粉画、中国画的花鸟、山水都画。教课的老师还会请自己的朋友来学校为同学们示范表演……
退休回家乡教小囡
1998年,在辽源中学后来并入甘泉外国语学校的季龙飞老师光荣退休了。其时,季龙飞凭借扎实的功底,成为业务尖子,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书教师,36年教书育人,三次荣获普陀区园丁奖,拿到高级职称。可他却在退休当年,把户口迁回了农村老家。季龙飞说,家乡安静,而且农村的孩子学画不容易,可以教教小囡,蛮开心的。
画家儿子随父回乡
季龙飞是一名有声望的老画家,儿子季炜皓更上一层楼,在中国美院油画系毕业。1989年,在市区城隍庙开了七八年画室后,也随父回到家乡,一起做培育孩子的工作。一位在市区做保姆的母亲,为了儿子三次来找季炜皓,因为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报考,季炜皓起初不敢答应,最后只能收下。一个月后,她的儿子走了,她打来电话说,实在没有钱了。季炜皓叫她立马把儿子送过来,免费。后来,这个学生考入北京科技大学,读到大四,又来一个电话,说要退学,因为家里为他到处借钱,已经山穷水尽。季炜皓一听就着急了,问缺多少钱,最后一个学期的钱都由他赞助。还有一位学生叫淡世奇,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在季家宅学习画画。后来回到四川达州,中断了学习,但仍然坚持把画好的作品,通过各种办法给季龙飞和季炜皓两位老师指点。淡世奇考入中央美院,如今已是大四,被当地誉为“达州50年才出一名中央美院大学生”。
如今,经中国青少年教育研究会授权,季家宅的上海育艺书画基地成为上海市唯一的指定培训基地,对此,季炜皓表示,现在服装设计、形象设计、工业设计、汽车设计等,每一样都需要美术。而农村地区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进入各类高校,也是一条途径。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