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上午启程
极地考察:启动海陆空立体化模式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今天上午乘坐“雪龙”号,离开位于上海浦东曹路镇的极地考察国内专用码头,踏上“勇敢者的远征”。11月刚开了个头便启航,这在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属于“南极早航”,此行考察任务相当繁重,既要探索南极的科学秘密也要爱护南极的每一寸土地。

  内陆队员终于用上卫生间

  在第33次南极考察队的任务清单上,有一类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的“体力活”:把“垃圾”带回来。严格遵守国际社会对南极环境的严格保护要求,我国早已将历次科考和站址修建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物件等悉数打包,收纳在集装箱里,有些甚至已在码头恭候,就连装航空汽油的空油桶都已被压扁捆扎整齐。33次考察队将把这些统统运回来妥善处理,对于人迹罕至的极地而言,环境保护与科学考察都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察队新添了一样环保“神器”——雪橇上的“独立卫生间”,即内陆队的第一个卫生舱。从中山站往返昆仑站,30多天1600多公里冰天雪地的途中,所有物资都是由雪地车拉着3-6个雪橇完成运输的,雪橇上载着各种功能舱。有了卫生舱,意味着内陆队可以更高效地现场处置大小便排放物,大大减少了垃圾产生量。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内陆队队长魏福海告诉记者,去南极内陆的目前只有男队员,以前大小便是在雪地里埋个空油桶,四周稍稍围一围,零下20℃-30℃的滋味真够呛。即使在这样严苛的自然环境中,队员们还是严格为粪尿打包,尽一切可能减少对南极冰盖的影响。

  固定翼飞机首降昆仑站

  这一次,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也将开辟我国极地科学的海陆空立体化协同考察新纪元。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在32次队低空通畅飞过昆仑站的基础上,挑战高空飞越南极内陆之巅,并首次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昆仑站尝试业务化降落和起飞。此外,此次考察还配有10架无人机执行各项作业任务。

  据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张体军介绍,在如此高海拔起飞,对飞机载重有严格要求——飞机必需轻装上阵,也就意味着不能加满油,因此,“雪鹰601”必须在泰山站降落加油。泰山站是度夏站,并非常年有人值守,按计划,考察队员将在下月20日左右完成泰山站机场修整等工作,而“雪鹰601”的降落则要到20多天以后,届时机场又将被积雪覆盖,且无地面保障人员协助,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降落,对“雪鹰601”将是一次考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健康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广告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大购网专版
人类的洗面奶 鱼儿的慢毒药
中环增添炫彩灯景
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论坛在沪举办
极地考察:启动海陆空立体化模式
我国建立实施机器人检测认证制度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极地考察:启动海陆空立体化模式 2016-11-02 2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