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两件事让笔者感到匪夷所思。其一,一对很好的老邻居为了占道吵翻了,在争吵过程中,互揭老底,甚至把各自家中很私密的事情揭露出来;其二,一对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夫妇离婚了,本该好聚好散,可是其中一位不停地反映另一位的诸多不是,而且广而告之。邻里、夫妻间发生不快是常事,但是揭短要有度,否则就是攻击。对于揭短,现在网上有些人采用人肉搜索,跟踪盯梢,不断地将事情放大使之发酵,似乎除恶务尽而后快。揭短无底线势必把人赶尽杀绝,是不足取的行为。揭短只有守住道德、法律、规则的底线,才能有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其一,坚持道德底线。道德是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对待公德与私德必须严格区分,正确处理。就公德而言,可以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讨论、谴责,但凡涉及邻里和夫妻之间关系方面的事情,而且又是隐私的,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可以考虑隐秘处理为好,不宜在社会上广为扩散。
其二,坚守法律底线。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底线在于是否侵权和尽义务上。揭短要有尺度,如果发现问题要求维权,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待法院判定再议不迟,现在一些揭短者和网站往往会提前猜测、议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妄加推断得出自己的结论,甚至大爆个人隐私、聊天记录、财政状况,尤其过多地披露当事人信息,都一定程度存在侵权问题。有些爆料者因职务而掌握信息,大爆他人的隐私是侵权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其三,信守规则的底线。规则是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存在于三种形式:明规则、潜规则、元规则。其中元规则是一种以暴力竞争解决问题的规则。作为规则,很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规定人的行为应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许可的行为,包括自然界许可、社会许可、他人许可,也包含着个体切身的利害关系。从邻里闹架揭短到夫妻闹掰揭短的事件看,都没有信守规则底线。规则划定哪些行为能获得许可,有些爆料、炒作行为是仗着影响力甚至公权力超越许可的范围,而且这些事件披露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害。文明社会的标志是讲规则,现在有些事的做法实际是元规则,也是一种冷暴力。信守规则底线是揭短的底线,不能过,否则社会将是无序的。
揭短是把双刃剑。既要发现问题,又要解决问题,不能让被揭出的短处,在缺乏道德、法律、规则的底线保障下随意被放大,而危害当事人和无辜者。守住揭短底线,也是做人的底线,更是文明者应有的担当。(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