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早上。天色是粉青的,阳光是嫩绿的,连四周回旋着的风,也是翡翠色的。眼前,铺天盖地,全是香蕉、香蕉、香蕉。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迤迤逦逦、蜿蜿蜒蜒;成丘、成山、成溪、成河。
我好像堕进了一个绿色的梦境里,一个氤氲着淡淡香气的梦。这儿,是香蕉集市。
在盛产香蕉而又以香蕉为主食的乌干达,像这样的集市,比比皆是。批发商以卡车把香蕉运送到此,分销商和摊贩们便分别驾着面包车和骑着自行车,来这儿选购。
载我们来看香蕉集市的,是古玛。古玛是我们在乌干达雇用的司机,性子活泼,一口英语说得如水般流畅,有成箩盈筐的笑话,几天相处下来,大家已熟稔一如老友了。
古玛告诉我们,在乌干达,香蕉品种不下百类,然而,常见常食的,大约有20余种,色泽深浅不一、形状长短迥异;古玛只瞅一眼,便能准确地道出香蕉的品种和食用方式了。我惊叹:“你简直如数家珍嘛!”他笑道:“香蕉是我们乌干达人的命根子呀,我能不熟知吗?”
有一类香蕉,硬如石头,不甜,久放不软。乌干达人将它蒸软了,碾成泥状,配以酱汁、豆类或肉类,是主食,相当于我们的米饭。其他品种的香蕉,视性质的不同,分别用来炸、煮、炒、烤,烹煮方式千变万化。此外,乌干达人还利用香蕉来酿造果汁、甜酒和啤酒,并用以烘焙各式蛋糕、点心、面包。对于乌干达人来说,香蕉就犹如空气,是不可或缺的。
古玛问我们:“你们可愿试试Luwombo?”那是乌干达驰名的风味餐,每一道菜都是以香蕉叶裹着烹煮的。我忙不迭地点头称好,他当即拨通了手机,请他岳母赫莉莎为我们烹煮。由于烹饪方式异常繁琐,需要两天的时间准备。
赫莉莎住在一栋单层的房子里,房子前面,有如茵草地。我们抵达时,草地上已经铺好了几张席子。古玛说:“根据传统,我们都是在户外品尝这风味大餐的。每逢佳节或是家人生日,我们便煮来解馋。大家席地而坐,一边开怀大吃,一边开心聊天。”
哟,这香蕉风味大餐,竟然是促进家庭凝聚力的“亲善大使”呀!
我们心情美美地坐在树荫底下,赫莉莎端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包又一包以香蕉叶包裹着的食物。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缕一缕香气迫不及待地蹿出来,蓬蓬勃勃地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主食是蒸得糜软的泥状香蕉,味咸。其他分别裹在香蕉叶内的,是鸡肉、鱼肉、牛肉、蔬菜和豆类。这些食材以不同的酱料腌制之后,再隔水蒸上四个小时。
赫莉莎表示:食材用香蕉叶裹住,能够避免直接触及旺盛的炉火,煮成后的菜啊肉啊全都嫩软多汁;而香蕉叶在炉火的熬炼下,也会快乐地释放出一股清香的气息而层层渗透进食材里,从而繁衍出一种独特的口感,把肉类的腻味全都消除了。
那天中午,在言笑晏晏间,我们全把肚子吃成了肥肥圆圆的气球,一戳便破。
在乌干达旅行期间,古玛每天都会在车内放一大束香蕉,时刻都吃;傍晚回到家以后,主食依然是香蕉。我忍不住问道:“哎,你早也吃晚也吃、怎么老吃不厌呢?”他笑嘻嘻地应道:“哎呀,香蕉千滋百味,吃上一生也不厌啊!”
嘿嘿,乌干达人,是以味蕾和香蕉谈恋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