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今起刊登一组孙中山与近代名人的故事,以志纪念。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后,两人为革命奔波,很少有安逸的生活。只有在孙中山卸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之职来到上海后,才过上了一段平静而温馨的短暂岁月。
虽然他们在上海处处受到特务的监视,却能坦然生活。宋庆龄精心照料孙中山的日常起居。由于孙中山有严重的胃病,宋庆龄就给他准备易于消化的食品。从环龙路租住的简居搬到华侨赠送的花园洋房后,每天清晨,宋庆龄都会陪伴孙中山在寓所花园中散步、打门球等锻炼身体。空闲时,他们还外出旅游。
孙中山常说:“余一生爱好,除革命外,唯有读书而已。余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宋庆龄常常陪他去书店选购书籍,他们甚至还有因把钱都拿去买书而无钱坐车回家的情况。孙中山的护卫副官马湘回忆,有一次他陪孙中山和宋庆龄去上海市棋盘街旧书店购书,选购了许多线装书。马湘用带来的大包袱把书包好,感到太重不容易拿回去,便问孙中山可否雇一部马车搬回去,孙中山看了看说:“好,这样重的书籍背着是不好走。”可是他把手伸向衣袋一摸,说:“钱已经买书用完了。”宋庆龄也没有带钱。于是他们只好借用马湘仅有的四角钱付了车费。
宋庆龄还常常在晚上陪孙中山读书、写作,直到深夜,有时还为他朗读。宋庆龄在追忆这段生活时说:“我的丈夫有许多书,他的室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地图。每晚他最喜爱的事,是铺开巨幅中国山水、运河图,弯腰勾出渠道、港口、铁路等等,我给他读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著名科学家如汉道科·埃利斯、危普顿·辛克莱等写的书。”为了感谢妻子的付出,孙中山常常赠给宋庆龄书籍,如《中国的发展》以及自己写的《孙文学说》等,并在书的扉页上深情地落款。
此时,他们夫妇经历过革命的生死考验,感情更加深厚。宋庆龄在给妹妹宋美龄的信中说:“自己仅有的欢乐,只有和孙博士一起工作时才能获得,我情愿为他做一切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付出一切代价和牺牲。”相对稳定的生活,使得孙中山一方面加紧整理党务,反思革命,同时潜心著述,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宋庆龄则协助他抄稿译文、搜集资料,处理各种重要文件和往来信函。
在上海生活的这段时期,孙中山感到非常幸福,他在致康德黎夫人的信中写道:“目前我正过着新生活,享受我以前所没有的——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以及一个伴侣,一个贤内助。”可惜几年后,孙中山先生因长年奔波,积劳成疾,在北京溘然长逝。孙中山在逝世前,最放心不下的除了他壮志未酬的革命事业,就是妻子宋庆龄。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忍着悲痛,决心“试图忘掉我自己,投身我丈夫毕生的事业”。从此,这个坚强而优雅的女子独自走上了革命和政治的舞台。
宋庆龄在晚年曾这样深情地追忆:“我和孙博士的关系,那是我至死也不会忘却的,我们日复一日地一起工作,亲密无间。回忆这些事,就意味着要重新经历这些事,它深深地影响了我。”
他们在一起的岁月,正如孙中山曾经为妻子宋庆龄所题:“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十日谈
孙中山与近代名人
明日介绍孙中山和李大钊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