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有点诚意好不好
徐轶汝
  徐轶汝

  今天还是要来说说“双十一”。

  从上月20日开始预售,到今天已经20天了。每天在购物车和收藏夹之间徘徊,删了加加了删。打开手机,红色的页面背景炫目且令人亢奋,可我却越发觉得“心累”。

  举几个例子。

  因为担心被明降暗升的虚假打折骗了去,我一般只回购。去年“双十一”曾买过一款很喜欢的糖果,预售价是80元一袋,今年单价涨到了98元,涨幅22.5%,买3袋价格的单价都要87.7元,涨幅近10%。这一年来的通货膨胀那么厉害?!我竟没有发现。

  不过我倒是慧眼识珠,发现了几个预售中的爆款。比如某五星级酒店的双人自助餐券,目前已经下架了。前一秒我还在为自己抢到了便宜货而得意,后一秒看到已售笔数,不禁有些发愁。2.3万笔,使用期限至明年2月底。掰掰手指头一算,到时想约到热门酒店的热门时段,难度不小。至于顾客爆棚是否会造成服务跟不上,餐品数量、质量打折扣,这些都是其次了,当务之急还是先预约到再说吧。

  还有一个关于优惠券的猫腻,不仅让我心累,甚至有些愤怒了。预售商品是无法加购物车的,也就是说,预售订单无法合并付款。这意味着你买的单件预售商品的价格很可能达不到优惠券的使用门槛,意味着你辛辛苦苦抢到的、甚至花了真金白银去秒杀来的那些满减优惠券,也许根本就用不上。什么感受?不甘心!那怎么办?双十一当天再补货!这样才不会浪费了这些优惠券嘛!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昨晚一个朋友清空了购物车,因为当消费者,实在太心累了。要说算计,消费者怎么会是商家的对手。以前实体商家打折促销时玩数字游戏,常常被诟病。如今实体商家式微,这一套算计的方法又被移花接木到了电商身上,并且变本加厉。

  算计了钱包,失掉的是人心。与其拿出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不如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这才是商家应有的诚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挂钩征信踩住交通违法“刹车”
常识
有点诚意好不好
深化监察改革,清除监督死角
机票陷阱
“咱家缺钱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有点诚意好不好 2016-11-10 2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