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浅析昆曲《醉心花》的现代性审美
~~~——浅析昆曲《醉心花》的现代性审美
~~~——浅析昆曲《醉心花》的现代性审美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弦上黄莺语 檐下醉心花
——浅析昆曲《醉心花》的现代性审美
陈小玉
扫一扫请关注 “新民艺评”
  ◆ 陈小玉

  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昆曲《醉心花》的故事脱胎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大约发生在秦朝之前的周代,姬、嬴两大家族互为世仇,然而,男主姬灿和女主嬴令在三月上旬的上巳节修禊时偶遇,还一见钟情了。二人分别向尼姑静尘打听对方是谁,可是对爱的追随任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姬灿潜入嬴家园中,他们互诉衷肠私订终生,并约定第二日姬灿便来嬴家提亲。不料,第二日姬灿在来嬴家的路上遇到两家械斗,他却不慎误杀了嬴令的兄长,不得不暂时逃往城外。这边厢嬴令被父母逼婚,好在静尘授予了嬴令可以假死七日再醒转的奇药醉心花。嬴令饮下醉心花假死,被静尘接到庵中。七日后,姬灿赶回,误以为嬴令已死,于是拔剑殉情。嬴令随后醒来,见姬灿已自刎,也用他的剑自刎而死。二人死后,在静尘的点拨之下,姬、赢两大家族顿觉追悔莫及,世仇也从此消弭。

  《醉心花》的人物塑造与情节侧重,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不同,它仍然遵从了戏曲独到的审美特性。在莎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个性,是有血有肉的,而在这出戏中,真正的人物只有男主姬灿和女主嬴令两个,别的人物如乳母、父母、朋友、兄弟都是为烘托他们的一种辅助的存在,像是一种示意的符号。这种处理也是由戏曲及昆曲的特征所决定的。欣赏戏曲的观众更多的不是去看故事,而是去看角儿的表演。进而在剧情的处理上,也将有些情节放在幕后,正面不表,比如“皇帝赐婚”,隐而不发,省下更多的戏份留给两位角儿。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昆曲很柔美,适合抒发纤弱的感情。其实,昆曲本身的表现力是很强大的,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还可以表现快节奏、强情节的外部冲突。昆曲发展到今天共有二百一十多种套曲,几乎涵盖了舞台上所有的情绪变化与感情节奏,总能相应地找到一种符合故事的要求。

  《醉心花》全剧依据传统曲牌谱曲,颇有古意,唱词非常华美。嬴令欲饮醉心花之前的一段独白,是这出戏中重要的一则。嬴令担心自己饮奇药醉心花后真的会命赴黄泉,落得“丹颊梅妆狐兔舔、宫腰楚楚蛇蚓盘”,姬灿在她的想象中登场,他们共舞……嬴、姬两大家族在争斗对垒时,两方人数均等,单方有近十人,与传统戏曲类似场景相比,可谓人数众多。传统戏曲的表现采用了虚拟化,而在这里确是实实在在的阵容。这个阵容对于之前一直轻简的舞台来说,是一种决然不同的热闹气象。两个阵容的打斗,不是虚拟,而近似于真打,还有慢动作,呈现出一种类似于歌队在舞台上的效果。这也是本剧苦心孤诣地对于戏曲在现代审美上的探索之一。

  《醉心花》的舞台美术与音乐配器也融入了现代审美。灯光随着剧情的突转而变换冷暖色调,衬托出人物的情绪与戏剧的紧张感。服装造型更是唯美而有新意,简化了传统戏曲服装上的图案与配饰,明亮纯正的单色调,更为提升一对年少天然无矫饰的青春之美。在伴奏部分采用了西洋的管弦乐,与传统乐队的配合相得益彰,呈现出和谐一体又别有韵致的风貌。结尾高潮处二人殉情,用了一个半透明的幕布后的共舞,随即那漫天的红雨,在视觉与听觉上一并趋至美轮美奂。这种处理手法颇有现代舞台观念的影子。在传统的戏曲中却很少有这样表意造境的。应该说这种处理跟剧情发展与前后情绪都结合得很不错,然而,可惜这几句唱词提前消解了高潮的部分冲击力,因为它恰恰对后面的剧情进行了提示,并跟后面剧情的发展相吻合。如果这时候剧情抛开二人的凄楚幽怨,而是去展现两情相悦与青春欢美,反而会制造出戏剧的反高潮,造成观众的放松,忘记了人物眼下的境遇,为高潮的到来积蓄力量,推动情感与主题的双重升华。

  在传统戏曲中念白与做工严格对应,人同此境,人境交融。然而在本剧中观众不难发现,人物的“念白”与“做工”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不对位的现象。比如,作为少女的嬴令在表达思春之情时,与之映照的姬灿同时表达他的思慕之情,乳母刘妈则站在嬴令边上插科打诨,这三人同时在舞台上,因为乳母看不见姬灿,这时候嬴令的念白与做工就有很多不对位,她口中所说与心中所想不一致,她用口中所说应对乳母,却用动作跟姬灿传情,就形成了充满谐趣的戏剧冲突。虽然在传统戏曲表现手法中,也会三人同台,也会有一人看不见另一人的情况,然而念白与做工不一致却非常少见。类似于这样的处理在这个剧中还有不少。

  《醉心花》的舞台美术与音乐配器也融入了现代审美。灯光随着剧情的突转而变换冷暖色调,衬托出人物的情绪与戏剧的紧张感。服装造型更是唯美而有新意,简化了传统戏曲服装上的图案与配饰,明亮纯正的单色调,更为提升一对年少天然无矫饰的青春之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弦上黄莺语 檐下醉心花
来,听老演员说说事儿
戏曲粉丝也要粉得“专业”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3弦上黄莺语 檐下醉心花 2017-03-18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