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要从今年5月说起。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收到了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写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丝路山水地图》这幅明代皇家地图发现以前,国际学术界一直以为中国人的世界地理知识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殊不知,早在明代中期,中国皇宫内就有嘉峪关至伊斯坦布尔城的丝绸之路地图了,而且图文并茂,对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风土人情加以说明。对于丝绸之路考古来说,此图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堪称新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鉴于该地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随后几个月,故宫院方积极寻求资金支持,争取该国宝回归故宫。正当故宫为筹措资金而焦急和苦恼的时候,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得知此事后出资2000万美元,将这幅地图从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购,并将它无偿捐赠给故宫。
昨天在故宫文物医院,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修复的《丝路山水地图》。它绘于绢本之上,幅宽0.59米、全长30.12米,图卷上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国的敦煌、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都有清晰的标注。单霁翔表示,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首次揭示中国地理学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