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周庄太史淀畔的小院万籁俱寂,阵阵温润的秋风拂来,令人格外神清气爽,夜思幽远。秋虫唧唧,几缕云彩,一弯明月,映照在院内冷峻傲立的树木,露湿的樟叶婆娑,发散出微微的馨香;偶尔几声“咕咕”的蛙鸣,似在向秋天作最后的告白:来年开春再见;花草间几只萤火虫,闪烁着本年度最后的余辉,振翅飞舞,似去参加夜神邀请的烛光舞会;张扬了一季苦夏的芭蕉,依然在凉凉的秋风中摇曳着得意的裙裾,根本不在乎裙边已镶了一圈焦黄色,从朦胧的月色里迈着柔美的碎步姗姗而来;飞蛾们依然前仆后继地扑向死亡的“蓝光”(灭蚊灯),它们没有蚂蚁互通信息的智慧,只会像“零式轰炸机”一般地莽撞,被强电焚毁于痛苦的“吱吱”声中,燃起生命中最后的光亮,此刻,我似乎更深切地领悟了“飞蛾扑火”的勇敢;精明的秋蚊,却善于在黑暗中寻觅人的气息,尽管噬血和死亡同在,它们依然执着地饕餮,也绝不冲着“蓝光”上当!毕竟,它们将迎来秋寒的蛰伏,其叮劲亦已强弩之末。
秋夜的小院是一年中最令人多思和陶醉的。即使品茗喝咖啡,也是格外的香甜;即便幽思,也是格外的悠远……
然而,前不久那条高速路(常熟——嘉兴)的开通,渐使太史淀畔的大学路有了较多汽车的轰鸣,这和以往偶尔几声车啸划过静滞旷野的情景相比,似更多了人气的流动之感。当我从内心欣喜高速路所带来的快捷之余,却又担心起过多的车流会惊破太史淀畔固化了太久的静谧之美。
果不其然,这担心和惊喜交错的复杂心绪,终于被金秋十月非凡热闹的周庄灯会所证实:连接古镇和高速路的大学路两侧,前几月分别新辟了两个大型停车场,施工之际曾担心:会有这么多的汽车来吗?然而,太渺小的担心迅即被滚滚车流击得粉碎,路的南端史无前例地排起了车的长队。假如说,先前路上的车流是“孤舟远帆”的话,那么,现在用“川流不息”形容并不为过。
轰鸣的车流烘托了周庄古镇空前的人气,如鲫的人流绽开了商铺的笑颜,流光溢彩下的欢声笑语,一直绵延到了镇外几条原本静寂得有点发闷的路段,尤其是通往停车场的大学路……尽管这徒增的“分贝”打破了地处路旁小院的宁静夜色,但我却更能感受到古镇内在的勃勃生机和外延的持续张力。
事实上,生动而合理的“分贝”,不就是对沉寂和萎缩的涅槃?古镇的景观如是,人生的风景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