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服务
沈轶伦
  沈轶伦

  去福州路古籍书店买书。柜台处站着一位顾客。原来他刚买了许多,提不动,准备邮寄回家。店员过来帮着捆扎,然后取出墨水砚台,手持毛笔悬腕,端端正正在包装纸上写邮寄地址。知识分子模样的买书人一边看一边羞赧道,“师傅您的字真好看,比我的字好看太多。”店员并不抬头,边提笔回锋边说,“这个,我们在书店工作嘛。”

  去陕西北路新开的哈尔滨食品厂买西点。傍晚时分店内生意兴隆,几位上年纪的女营业员忙得分身乏术。柜台后一个小伙子走过来招呼。他非常年轻,一头时髦发型,戴着流苏耳钉,模样与这老派店家并不相称。但随着我报出西点名字,他麻利地弯腰从冷柜里取物,人还没直起身,口中已经报出总金额。我付账接过袋子回家,路上忍不住香气诱惑,想要拿一个出来吃。但用手一探,发现纸袋不易打开,再低头一看,原来纸袋口被细心折叠成三角形,然后再折叠数次用纸袋角自行收边封口。在我小时候,食品店的店员都有类似特殊手法折叠纸袋封口。但自从透明胶带流行起来后,这可贵的手艺似已失传。一些新开的面包西点店在装点心时,往往就套个小塑料袋了事。如果客人是颠簸坐车回家,可能奶油饼屑已经散落一袋。但没想到,在一个如此年轻的店员手里,我又一次看到了这种封口法,这令人怀念的细节,原来还在这里保留。

  都说上海的服务好,但这种好不流于表面。有时,上海店员的服务态度恰恰是不好的。你走进一家店,三三两两站着的店员冷冷上下打量你,不似欢迎,倒似在审视打分。有时他们互相聊天,也好像在故意冷落。

  在德大西餐社这样的地方点菜,阿姨级的店员一边听你报菜名一边会用笔敲着桌子说“好了好了,这么多你们吃不掉的好,少点点好,够了呀”,完全没有推销菜品的意识。又比如在真丝大王买料子,店员会拍着你的赘肉说“好去锻炼锻炼了,你不行的,阿姨,和你说穿这个真的不好看的,这种颜色不适合你的”,完全没有一点恭维上帝的意识。但话说回来,这种待客之道,虽然不那么符合职业操守,却又有一种视你为自己人的派头。

  这种服务,和我在伦敦看到露着六颗牙齿微笑的店员服务不一样,和我在大阪看到的齐刷刷鞠躬九十度的店员服务也不一样,但里面又有一种上海式的烟火气,是一种上海文化语境下令人心领神会的好服务。

  再说一个例子。我去南京西路的茂昌眼镜店修一副太阳眼镜。原来是螺丝松动导致镜片掉落。中年店员取来维修,损坏处不难处理,把螺丝拧上就是。但是店员修好后并不还给我,而是仔细查看登记型号,过几日打电话来告诉我说,特意配了胶水,可以滴在螺丝上,防止再次松动。又过几个月,提醒我路过时去免费清洗一下镜片。我问他:“每个客人都把眼镜维护得好好的,你们哪里来回头生意可做?”他笑道:“你们眼镜用得舒服才是我们店家服务的初衷。”

  他低头做记录,从胸口口袋取笔时,看到口袋里的党员徽章,连忙取出戴上。我问,“干嘛这么正式?”

  他说,“我天天戴的。今天刚换了衬衫,忘记了。不能忘记的。”

  他在左胸口的口袋上方别上徽章。边上是他店员的徽章。他认认真真低头扣上别针。我心里一动,我指一指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说:那么多客人来来往往,就是来买买买而已,谁在乎这个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1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汽车周刊
   第A2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ZF01版:中缝4-13
最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上海服务
绘扇
夏阿姨
防骗有“术”
情侣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上海服务 2018-09-05 2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