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板块 记录变迁与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影坛人才辈出,一代代影人相继展艺、各领风骚,上海作为中国电影重镇,同样涌现了一大批电影人才。他们的创作不仅继承了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更以大刀阔斧的勇气进行艺术探索,颠覆电影语言,让中国电影赢得世界影坛的瞩目,也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环境,在艺术和市场之间融合与发展。
此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海报展,展出超过50幅以上海电影为主的电影海报,分为八个板块,聚焦不同的类型和主题。其中,“于无声处”板块选择的影片皆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以谢晋导演的几部作品为代表,《芙蓉镇》《牧马人》等力作在历史的拐点以严肃的姿态反思历史;“春风化雨”板块则将目光转向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女儿经》《烛光里的微笑》等佳作,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人情人性的灵韵在久违后重放光芒;“开天辟地”板块是对历史的致敬,通过《建国大业》等多部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缅怀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合则共赢”板块聚焦合拍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电影开始和港澳台以及海外电影展开合作,创作了《股疯》《木乃伊3》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银幕教授”板块将目光投向科教片,在改革开放初期,科教片承担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为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服务的功能;“中国学派”板块关注中国动画电影,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一大批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中国学派”;“身临其境”板块关注另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型——译制片,这些熟悉的声音曾经陪伴了一代代人的成长,让电影配音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世相新颜”板块则反映了新时代上海电影百花齐放的新面貌,既有像《盗墓笔记》这样在市场上获得票房佳绩的商业电影,也有如《村戏》这般勇敢进行艺术探索的文艺电影……戏曲片、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等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电影齐头并进。
讴歌时代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电影是时代的镜像,它以特殊的方式参与思想启蒙,记录和见证时代的巨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在一代代电影人的继承与开拓之下,从对城乡新生活的展示,到主旋律题材的升级,从动画、科教、译制各片种的争艳,到类型电影的开拓,从艺术电影赢得世界瞩目,到电影票房连年屡创新高,电影的前行与改革开放的脚步齐整呼应。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它更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参与全球交流,将中国的姿态映在世界舞台上。
此次展出的与其说是海报,不如说是上海电影四十年来全程参与中国电影巨变的一份成绩单,上海这方沃土为中国电影输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创作了影响一代代人的电影作品,如今依旧以旺盛的艺术创造力承担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重担。
上海电影博物馆和德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海报展,既是回眸四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征程,讴歌伟大的时代,也是勉励所有上海电影人不忘初心,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继承优秀的电影文化传统,同时坚定地开拓创新,用光影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2月31日。
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