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这个全新的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她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
有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自己不同的职业。比如作家/演员/摄影师……于是,“斜杆”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成靓就是一位“斜杠青年”。
在南昌路一个幽静的弄堂里,藏有一片摇曳的竹林,竹林深处坐落着一个庭院。初秋的阳光,透过玻璃天棚洒落在院内的一片花丛中,花匠刚打理过的那些月季、蔷薇、海棠和木槿还有蝴蝶兰等花卉,在日光中郁郁葱葱……
这个庭院是成靓的工作室,她曾在这里开过一个咖啡沙龙。
她说,年少时并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去开咖啡馆,但是到英国生活后,咖啡尤其是咖啡馆便与自己朝夕相处起来,经常都会去咖啡馆喝咖啡和写作。所以她最初与咖啡结缘并非这种食物本身,而是咖啡带来的那种生活方式。
“以前我们提供品质不错的拼配豆冲制的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但更受大家期待的却是那些小众的精品手冲咖啡,因为不同的烘焙方式和不同的冲泡节奏,甚至水温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每次去挑豆子和分享给大家喝的过程,就仿佛是一次冒险之旅,有不少在办公室的白领,喜欢午后来喝一杯可能来自非洲的“紫风铃”咖啡,大家在都市里都乐意有暂时的逃离感……”
成靓年纪不大经历却非常丰富,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少时光竟然是在大海上度过的,她说有点像《海上钢琴师》里的那个叫“1900”的孩子。
“小的时候比较刺激的经历就是跟着爸爸去乘坐各式各样的船,因为爸爸是从事和海洋相关工作的,认识不少船长。于是只要有空,便带着我沿中国的海岸线航行,每到一个城市就下船去那里走走看看,我觉得这些经历影响了我二十岁以后的人生……”
成靓从复旦毕业后,便去了英国游学。英国似乎只是她生命里一个新的起点,从那以后,便开始了她坚持至今的游历世界的人生。
她背起背包,买上一张30个欧洲国家的火车通票,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开始旅行。有时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望见不断退去的风景和铁轨边上的野花野草,她会留恋起孩童时的那些纯真岁月,但她只是这一瞬间的念想,随后便继续会向往未来……
她的很多次旅行都是去“追星”,去看演唱会,去看展览,去听音乐会,去她喜爱的作家的故居探访游历……在她清秀的脸上,弥漫着万卷书的智慧和万里路坚持。
正是因为接触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语言,她逐渐意识到将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多么重要。借助于自身国内外一流学府的出色教育背景和曾在复旦工作的经历,成靓希望通过她的Culture Tree工作室与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分享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和她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如今这个庭院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咖啡沙龙,而逐渐成为了大家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源。过去十多年间她用双语与上万名学生分享了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故事……现在她还希望将双语教学的心得,结合最新的互联网与AI技术,与更多人分享。
咖啡品鉴/双语教育/旅行/艺术……这便是成靓的“斜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