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龙凤镯,大部分都是出自老凤祥工匠之手。成千上万只金镯漂洋过海,成为海对面人家延续、传承亲情的承载物。
手镯三十多道工艺
黄家麟,是当年老凤祥的“龙凤手镯大师”,经他手制造的金镯,毫不夸张地讲,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大半圈。据他回忆,“文革”后期黄金贸易开放后,老凤祥就承接了香港周生生、周大福等制造龙凤手镯的单子,通过外贸出口。上世纪80年代,他进入老凤祥的龙凤组,跟着师傅学习,先学水手戒等简单的器物。眼看他天资聪颖,手艺精湛,师傅便开始教他手工打造龙凤手镯。这一做,就是20多年。
师傅的手艺,是解放前流传下来的,黄家麟学到的也是最原汁原味的民间工艺,算是解放后的第二代传人。做一只龙凤手镯,从一张只有两根头发丝厚薄的金皮到手镯成形,大小工艺共有三十多道,包括备皮、压雏形、做拱、翻边、焊接、上胶、雕刻、加热、截断、装铰链、做门头等等。所有的零件,哪怕一根小小的套管,都要亲自做。
成品龙凤金镯,上面满是浮雕,连云朵里都是空的,是抬压出来的。而精湛的工艺更令人啧啧赞叹,手镯上连龙须、凤毛都根根可辨。手镯并不厚,称称也只不过20克,但上面的镂空、浮雕,让手镯看上去沉甸甸的,足有五六十克的样子,可见大师们的工艺。“当时一位师傅一个月可以做七八十只手镯,像我出手快,可以做到100只左右。”黄家麟说。
最令人称赞的是手镯的开关,内中玄机刚拿到手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如何打开。原来,秘密就在“龙凤戏珠”图案的那粒珠子上,这就是开关了。一按珠子,手镯“啪”的一声就打开了,精巧异常。甚至对于手镯打开的角度,香港订货商也有非常严苛的要求,打开时只能刚刚好放进一只手腕的宽度,这对于铰链就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
(未完待续) 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