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沃斯人”向“中国方案”致敬
卫蔚
  达沃斯历来是声音交汇之地,无数观点在这里碰撞,很多声音最后寂寂。而今年,400多场专题,3000多名与会者,嘈嘈切切的声音,却都在谈论着一年前的那个“中国方案”。

  达沃斯之所以出名,源自19世纪被确认对当时还是绝症的肺结核有极大的治疗效果,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疗养度假的胜地。而2017年之初,推崇单边主义的特朗普刚刚继任美国总统、英国脱欧让欧盟前途未卜、世界经济尚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擅长给世界经济“把脉”的“达沃斯人”却无法对症下药。

  1月17日,应论坛主席之邀,习近平主席登上讲台,发表《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在深度把脉世界经济突出矛盾的基础上,习主席提出“中国方案”: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西方那些对抗、零和、排他为核心思想的“处方”被证实无效之后,习主席这个包含传统哲学“天人相应”的“中国方案”,在强调必须顺应全球化这一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最终达到和谐与平衡。一方甫出,世界惊诧。

  一天后,习近平主席又在日内瓦万国宫,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进一步解释“中国方案”——“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外媒纷纷赞叹,两场演讲,习主席娓娓道来,如同一位“哲人”。

  大道至简,还需知行合一。“中国方案”要被更多人接受,成效如何至关重要。这一年来,从阿尔卑斯山麓出发,中国以驰而不息的精神,不断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天人相应”并非一成不变。一年来,从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岘港会议,习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根据不同诉求“微调”方案,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作为“方案”中最具说服力的力证,“一带一路”倡议在去年硕果累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自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会,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参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已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大大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沿线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框架下,对有关国家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一些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创造近20万个就业岗位。

  经过一年的“观察”,傲慢的“达沃斯人”深深为“中国方案”折服,本届年会的主题“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是对习主席去年演讲的致敬、更是无声的认同。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打造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的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本报记者 卫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广告
“红色堡垒”隐蔽在十里洋场
一夜飞雪 今天上海井然有序
围绕大局 展现新时代人大新气象
全科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人文之城 于细微处显精神
“达沃斯人”向“中国方案”致敬
上海购物 气韵独特
晚报能否开设人大政协专版
报头
美国版一版要闻A01“达沃斯人”向“中国方案”致敬 2018-01-26 2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