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两会·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市人大代表吴坚冒雪来到美丽园居民区实地调研——~~~
市人大代表吴坚冒雪来到美丽园居民区实地调研——~~~
市人大代表吴坚冒雪来到美丽园居民区实地调研——~~~
市人大代表吴坚冒雪来到美丽园居民区实地调研——~~~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代表吴坚冒雪来到美丽园居民区实地调研——
造福“悬空老人” 加梯如何加速?
邵宁
■ 吴坚代表(左二)在华怡园小区查看即将竣工的电梯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手机扫一扫 看现场视频
  推进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工作,让“悬空老人”轻松上下楼,这几年一直是上海两会的一大热点话题。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坚代表又提交了一份书面意见《为70岁以上居家老人改造住宅,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得知上海第一个为多层住宅装上电梯的美丽园居民区,最近又有两部电梯即将竣工,吴坚代表产生了兴趣:他们怎样做到的?全市推进中还有哪些障碍?昨天中午,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赶往那里实地调研。

  华怡园有望“全覆盖”

  “看,这就是我们小区的3号和4号楼,电梯装在这个位置,工程正在进行,春节前就可以竣工使用了!”当吴坚冒着大雪来到位于延安西路150弄的华怡园小区时,美丽园社区共建联合会会长陆纯向他介绍了最新进展。

  华怡园小区原是华东医院系统房,共有4栋6层楼的住宅,住户以老年人为主。2014年4月,1号楼成功装上了上海第一部电梯,当时居民协商、申请审批、工程建设,都是时任静安区人大代表的陆纯帮忙操办的。

  美丽园居委干部丁婷告诉吴坚,小区70%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看到3号楼、4号楼电梯就要装好了,开心得不得了。现在,2号楼也启动了加梯征询,这是小区里最后一栋无电梯楼,等2号楼装好,华怡园加装电梯就“全覆盖”了。这让其他小区的老人非常羡慕。

  “这真是造福老人的大好事。”吴坚说。他作为代表在下社区调研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呼声:“阿拉小区有些住在五楼六楼的八九十岁老人,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无法下楼,好像在自己家里‘坐牢’!真希望早点装部电梯。”他自己也深有体会,家里有位老人突发疾病需要急救,住在七楼,没有电梯,急救员抬下楼非常困难,差一点还耽误了抢救时间。如果华怡园的经验能够复制到各个小区就好了。

  两大障碍突破不易

  上海多层加装电梯推进中,一大障碍还是居民协商难。华怡园先后成功装上3部电梯,是怎么突破这个难题的呢?

  “这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陆纯介绍说,2015年,3号楼居民就决定自筹资金加装电梯,22户居民中21户都同意了,可就是一楼有户居民不同意,为此邻里之间还发生了矛盾。于是,陆纯前去先做六楼居民的工作,让他们退一步,然后再做一楼居民的工作,并修改图纸,将电梯安装位置移到边上。经过一年的努力,22户居民终于协商一致,于2016年春节后提出了立项申请。

  “看来,还是需要有热心、懂行的人牵头,并且花力气做居民工作。”吴坚说。

  另一个障碍与行政审批有关。尽管上海2016年出台有关文件,将46个审批章减少为15个,但实际操作中依然麻烦,还有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如华怡园4号楼比3号楼晚两个月立项,可是,两栋楼的审批流程又花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去年11月才一起开工。经历了整个办理过程的社区共建联合会副秘书长费旻说,“当时两栋楼一起办,工程费用超过100万,就不是小型项目了,各种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后来我们只好再分开办理。”

  建议完善相关规定

  市人大代表中还有一位电梯专家,他就是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万忠培。昨天下午,吴坚找到万忠培,和他探讨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万忠培代表说,2016年上海下发的相关文件,简化了加装电梯各审批环节,但是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个别条款实施效果差,并且因为缺少实施细则,导致部分环节操作困难。比如部分区规划局申报建设规划许可时,需要网上多次填报、窗口多次提交资料审批,规划局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让申请人十分无奈。为此,他这次也提交了一份“完善上海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规定”的书面意见,提出了7条改进建议。

  两位代表还认为,加装电梯往往涉及到管道移位、电力扩容,这都不是居民、业委会自己可以解决的,一定要政府以及街道社区出面牵头解决。

  万忠培说,现在上海无电梯的多层住宅约有22万个门栋。“也就是说,上海多层住宅里高楼层的住户达100万户以上!所以,为具备条件的多层住宅中加装电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吴坚说,希望上海全面推开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即使无法全面推开,也可以制定一个进度表,比如根据住宅楼内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分批实施改造。

  吴坚还提出了几个具体建议:建立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一站式服务平台,所有审批流程一门受理,电梯企业现场服务,产品驻场展示,让多层住宅业主感觉加装电梯不麻烦。另外,减少加装电梯的建设费用分摊,增加电梯后期的使用费用。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广告
造福“悬空老人” 加梯如何加速?
老房加装电梯“一票否决”不合理
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库的建设和应用 实现“不见面办事是常态上门是例外”
高品质民生需要精细化管理
美国版上海两会·话题A06造福“悬空老人” 加梯如何加速? 2018-01-26 2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