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需一滴水一点墨
王芯悦
  王芯悦

  今年九岁的我从小爱画画,一支笔、一张纸就能欢快地涂鸦上半天。当妈妈问我要不要学习水墨画时,我心里是欣喜的,因为曾欣赏过一位艺术家的画作,花鸟鱼虫神气活现。可是我又有些胆怯:水墨画给我的印象是传统、严肃、高深莫测的,像我这样小的孩子能学好么?带着这些疑问,11月11日,我与《少年日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水墨艺术大展”开幕式里一探究竟。

  我们先来到了嘉宾休息室,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为水墨画而来的艺术家。他们中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艺术家尤为显眼,这位老奶奶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陈佩秋。陈奶奶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看上去精神抖擞,气质非凡。看到我们,陈奶奶高兴地把我们揽在身边,第一句话就问:“你们也喜欢水墨画?好啊好啊!”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陈奶奶自幼学画,已经画了几十年的水墨画。当我们问如何才能学好水墨画时,陈奶奶告诉我们:“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坚持练习,看什么画什么,花卉、山水全都可以。”她小时候就常常画梅兰竹菊,还喜欢花鸟。为了能把鸟画好画活,还特地自己养了一只鸟进行观察。如今,她还坚持画着,着实令人敬佩。任何艺术,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陈奶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隆重的开幕典礼上,古琴演奏和传统墨韵的服饰展览,都呈现出了一幕幕水墨大戏。著名舞蹈家黄豆豆身着墨韵服饰,在古琴的伴奏中与大学生共舞“墨戏”,探索水墨的另一种艺术表达。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模特队的小姐姐们把从水墨画中得来的灵感设计成了时尚靓丽的服装,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通过这些演出方式,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水墨文化的博大精深——原来水墨艺术,可以这样时尚!

  这里不但有艺术大师们的画作,还为我们青少年提供了相应的绘画体验和比赛区域。在众多参赛小选手中,有两位特地从宝山赶来的初中生小姐姐分工作画,在一张宣纸上默契合作完成了一幅《菊花图》。小姐姐告诉我,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古往今来有不少赞美菊花的诗句,而中国的水墨画是世界绘画舞台上独特的“中国语言”,用水墨画来绘菊再合适不过了。还有一件名为《浩瀚星空》的作品十分夺人眼球,作者是来自浦东协和双语学校的沈同学。与传统水墨画不同的是,她在创作中加入了丰富色彩和灵动的造型,让人仿佛置身美丽浩瀚的星空下,仰望一闪一闪的星星。作品极具现代感和童真童趣,受到了活动评委、“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爷爷的赞赏。刘爷爷希望我们都能勇敢地拿起笔,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水墨不仅仅是中国的一种独特艺术,更是一种世界性的视觉展现。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法去突破传统。在刘爷爷的鼓励下,我拿起笔现场画了一幅《枇杷图》,原因很简单,枇杷是我最爱的水果之一!没想到,刘爷爷表扬了我的即兴画作,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肯定。

  水墨艺术,是传承经典,也是开拓创新。我想,与传统水墨画不同,本次大展所要展现的就是一份“勇气”。不限年龄和性别,只需要开放的观念,只需一滴水一点墨,你我都能从水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十日谈

  水墨春秋

  责编:吴南瑶 林明杰

  水墨DNA走进美好生活,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冬珊瑚
恋恋报摊
尽日台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
曾经出门难
蝴蝶诗意地飞
只需一滴水一点墨
美国版夜光杯A18只需一滴水一点墨 2018-12-03 2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