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肯定,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确是有传染性的。传染性的本质是病原体(即肝炎病毒)的存在。只有当肝炎病毒通过一定途径离开患者机体,进入另一个健康人的体内,才有可能使后者受到感染。受感染后是否发病,亦受许多因素影响。通常是大多数人不发病,仅少数人患上肝炎。
其次,各型肝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的传染性大小是不同的。例如甲型肝炎,传染性最大的时候是患者发病前(即潜伏期末)的一段时间和发病后的一周内,而且通常是粪便最具传染性。发病两周后传染性则大为下降,病后一个月则基本没有传染性了。不同类型的肝炎传播途径是不同的,甲肝、戊肝经粪-口消化道传播,随着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甲肝、戊肝的发病大为减少。乙肝、丁肝、丙肝是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所以,得了肝炎后要及时就诊,对于各型肝炎的传染性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在每年诊治各种类型的肝炎逾2万例的中山医院肝炎门诊,患者及其家属可以获得有关肝炎防治的各种解答——
乙肝携带者的随访:乙肝携带者是指体内持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他们虽然携带病毒但却没有症状,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这些人大多数是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无症状携带者或存在潜在慢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乙肝携带者在劳累、饮酒、感冒等诱发因素下可以转为乙肝活动甚至发生肝纤维化,时间长了会导致肝硬化、肝肿瘤,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这些人即便没有症状也要每年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乙肝病毒含量、肝脏B超。
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HCV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我国以1b型为主(56.8%),其次为2型(24.1%),3型和6型相对较少(分别占9.1%、6.3%),检测HCV基因型及亚型对治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治愈丙肝的新型DAAs药物出台后,因具有高效、耐受性好和服用方便等优势,已成为首选方案。对既往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无效)或复发者,也应首先考虑DAAs治疗。疗程12-24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和24周,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可用于监测疗效。
肝功能异常的诊治:病毒、药物、酒精、肥胖、自身免疫等各种病因,都可以使肝脏发生炎症,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一定要及时做好全面的检查,查明具体的病因,针对不同的表现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周朝晖(主任医师) 佘为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肝炎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