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留学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美高材生:做研究大部分时间在“犯错误”
  虽是周末,波士顿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工作室还有学生在做研究,进门不远便是戴双星的办公桌,陈设十分简单———一台电脑,几摞复印材料。 

  “我做好了两手准备,继续做学术研究或者根据学科背景去找工作。”随着毕业日期越来越近,赴美留学4年的戴双星,经过“心理波动期”和“认真考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 

  从博尔德到波士顿 

  说到赴美留学,要回到戴双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大三时,在准备申请出国材料的过程中,他发现现在的导师哈罗德·帕克教授在其个人主页上发布的招聘“广告”。“正好是我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就去信联系。”回顾起申请经历,戴双星的经验是“成绩非常重要”。 

  因帕克教授当时就职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戴双星赴美之后先就读于该校的机械工程系。“读了1年半,后来我导师转到波士顿大学,他告诉我可以选择留在原校,也可跟他转到这边来,我选了后者。” 

  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戴双星刚来时“感觉蛮难”,语言、文化、生活、新环境等问题全摆在面前。学习紧张自不必说,“研究生的课程也有些难”。 

  除此之外,“你在国内时,不知道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是怎么样的,出国后,会发现跟你原来的想象是有差别的。而且你原来觉得应该喜欢做的东西,真正做时并非想象中的样子,甚至可能失去兴趣,这时就会有新想法,有压力。同时,学习模式也不同,这边侧重于讨论,独立做项目,学期末需做报告来阐释你的项目”。加上戴双星初到美国时所在的博尔德生活内容没国内丰富,他花了大约1年时间来调试。 

  竞争激烈压力较大 

  戴双星的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具体些说,就是研究这种材料如何做能量转换。比如当把这种材料用到衣服、鞋子上时,通过人的运动,可以收集到电能。”他做的是计算,“我主要是算它的一些性质。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有新发现,就非常有意思,也有成就感。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处在不断地犯错误阶段,需要推倒重来,发现新东西很难”。 

  在戴双星看来,做研究需要不断地思考,因为多是去探索一些未知领域。“不过导师眼光比较准,他会看到你所做的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给你一些指导,具体细节上他也有一些经验,但真正核心的东西还得靠自己摸索、自己学。” 

  戴双星和导师帕克教授的交流方式是一周面谈一次,汇报研究进展。“这就保证你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往前走,但究竟能做出什么,很难预料。”让他欣慰的是,“帕克教授人很好,他希望你真正对研究对象感兴趣,从中学到东西并体会到快乐”。 

  做研究的另一重压力来自竞争。“在一个方向里,会有同行竞争。如果有的方向比较热门,压力就更大了,需要你做得快,不然好的想法就被人家先发表了。”戴双星说。 

  压力虽大,在毕业前,戴双星会有4篇论文发表,而每篇论文都有新发现。

  赵晓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留学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World in English
仅17%学生有个人发展规划
  留美高材生:做研究大部分时间在“犯错误”
美荷奖学金申请还有5天
英国夏令营网上教育展有特色
大学生版留学03  留美高材生:做研究大部分时间在“犯错误” 2012-03-27 2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