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视野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凌河
  日前,中南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酷爱数理逻辑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海内外科学家的权威认可。 

  近日,中南大学出台政策,决定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资助和生活保障,帮助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人实现梦想。根据校方规定,刘路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学校决定破格聘任他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已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

  不要捧杀 不要棒杀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出炉已经成为网上的热点,转帖万千,不胫而走。22岁的正教授,如何震惊我们的国人呢? 

  按照这几年反复上演的常例,对于一个嘴上没毛的正教授,我们会不会照例怀疑他是不是“X二代”呢?会不会惯常地疑虑他的论文是不是“抄袭”甚至“剽窃”呢?这样的“猫腻”不是没有,于是我们形成了“思维定势”,走上了“怀疑一切”的不归路,一个官员“破格”,因为年方而立,所以一定是“衙内”,一个学者脱颖而出,因为只有22岁,怎么能没有“问题”呢?于是要拍砖,于是要棒喝,这样一种“定势”,难道不会卷土再来么?这是一种“杞忧”。 

  还有一种担忧,那就是捧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赞誉,也已经遍及网上,“奇才”和“神童”,也已铺天盖地。国人的惊喜,似乎可以理解,但刘路却还是个22岁的学子,他今后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十分坎坷。千万不要把刘路捧到天上去,尤其不要按照“惯例”,又把他纳入官途,封一个“主任”甚至“学官”,或也给他一顶“政协委员”的帽子,就像时下几乎所有学有专长的学者们所受到的“重用”那样,捧杀一定会让刘路成为“仲永”和“江郎”。 

  中国缺乏创新传统。中国亟须培育创新的土壤,尊重人才、崇尚创造、包容个性、宽容失败,还要加上一条,既不要棒杀,也不要捧杀。国人平常的心态和社会宽松的环境,才是我们面对22岁的教授所最需要、最理性的呵。  凌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留学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World in English
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武大校园有七百多种植物
笔记本改成触屏电脑走红
建中美人文交流新平台
大学生版视野04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成正教授级研究员 2012-03-27 2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