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未名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中山装情结”
赵辉历
  我对中山装的印象最初来自于外公。外公是个老实本分的北方农民,长年累月的繁重农活早已压弯了他的腰。记忆中,外公有一套军绿色的中山装,那套中山装不知已经穿了多少年,颜色洗得发白,肘部也打了补丁,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每次外公穿上那套中山装时,我总感觉外公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不仅精神劲儿足了,而且他那弯弯的腰杆儿也挺直了,仿佛看到了外公年轻时英姿勃发的形态……因为中山装有四个又大又深的口袋,便于携带东西,因此外公经常穿着那套破旧的中山装下地干活,累了便坐在树下休息,从口袋里掏出一沓薄薄的卷烟纸和一小袋烟丝,裹上一支旱烟来抽。外公还时不时从那口袋中拿出糖果和拨浪鼓来逗我,而我依偎在外公身边,美滋滋地吃着糖果摇着拨浪鼓。那时的我,只觉得外公中山装的口袋,又大又深,神秘莫测,总能给我带来惊喜。而外公朴实、慈祥的性格正如中山装那样朴素、大方,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童年开始,我便对中山装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山装如磁铁一般深深吸引着我,我开始如饥似渴般地搜集有关中山装的信息。我了解到,中山装名头如此之大,不仅因为它是由“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设计的,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衣襟的五颗纽扣象征五族共和;四个口袋代表中华民族“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袖口的三颗纽扣寓意孙中山先生所追求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想到这,我不禁感慨,看似普通的中山装,竟承载着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的理想与抱负,蕴含着如此多的思想文化!对中山装认识的加深,也深化了我对中山装的感情。从此,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中山装便在我的内心深处潜滋暗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我一直小心地将这个愿望藏于心底。 

  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来到上海求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瞻仰到孙中山先生所穿过的一件中山装,它端庄的造型,大方而不失稳重的风格,再次勾起了我对中山装的极大热情。于是我决定为自己购买一套中山装。可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包容多元文化的时尚之都,我走遍各大商场,全是清一色的西装、茄克,竟没有中山装的一席之地。后来在同学的指点和陪同下,我找到一家裁缝店量身订制了一套,终于满足了我这个期盼已久的小小愿望。 

  在我拿到中山装并试穿在身上时,我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劲儿和自豪感。但当我真正身着中山装出现在校园里时,许多路过的行人和认识的同学都用异样和吃惊的眼光来打量我,那惊讶程度不亚于我来自于火星。我知道作为80后的我,穿着这样的行头走在校园里未免显得另类,这明显与80后整体的时尚、洋气的穿着打扮格格不入,我承认我已经OUT了。后来有一位同学半开玩笑地问我:“这都什么年代啦,你怎么还穿着这种奇装异服的老古董呢,难不成你要穿越?”我先是一惊,然后淡淡一笑说:“可能因为我是历史系出身,骨子里透着一种复古气息吧!”听到这,他笑了,我也笑了。但我更多的是惊讶,因为在他眼中,中山装似乎代表着保守与落后。 

  曾几何时,中山装是中国的“国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几乎人人都有一套。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已经很难再看到中山装了,我们更多的只能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寻找它的踪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一个民族也应该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服饰文化亦是如此。作为80后的我,我不追求名牌,不讲究时髦,我只喜爱传统的中山装,不仅因为它保存着我对外公的美好记忆,更重要的是它稳健大方的设计风格,符合中国人内敛、持重的民族性格,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想改用一句网络语言来表达我的中山装情节,“如果穿中山装是一种另类,那就让我另类下去吧!”

  华东师范大学 赵辉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影像界
我的“中山装情结”
感恩·思索·责任
当幸福来敲门
大学生版未名园05我的“中山装情结” 2012-11-07 2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