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学城/新民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迹
苏剑秋
  苏剑秋

  行走在英国牛津这座古老的大学城中,在一座普通的三层楼房前我停住了脚步,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匾牌,呵!原来这里是著名天文学家哈雷故居,大名鼎鼎的彗星之父在这里生活学习发现奋斗四十年的地方,并将世界天文学大大提升了高度。

  看着三层楼房,坊间传说当年屋顶就是哈雷的天文台,哈雷于1673年进入牛津女王学院攻读数学,但对天文学情有独钟。哈雷之所以后来成为远在剑桥的牛顿好朋友,因为两位科学大家有许多相融相通的地方。哈雷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就离不开牛顿的帮助。

  在哈雷临近毕业的1676年,他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到南太平洋的圣赫勒拿岛逗留了一年,创立了人类第一个南半球天文观察站,编制了第一份精度极高的南天星表。当他信心满满回到牛津时,遇到阻碍,不得不经国王说情后,才勉强通过硕士学位。事情还没完,平时酗酒无度的哈雷,在升任教授时又不得不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也是一个科学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又想到牛津的叹息桥,离哈雷故居十米处,它同剑桥一样,都是照威尼斯叹息桥仿造的。威尼斯叹息桥我曾经造访过,那是为罪犯走向生命终点而建造的。牛津的叹息桥是给学生们情绪不佳时宣泄用的,与威尼斯和剑桥不同的是,牛津的叹息桥是一座旱桥,哈雷当年是否也经常上桥转转吗?不得而知。我经过正好看见一辆卡车正在装卸桶装啤酒。

  作为科学家的哈雷,学术严谨,从过去三个多世纪的有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作为研究对象,追踪发现其中每隔76年出现的三颗轨道十分相近,认定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人,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一个惊喜的念头在哈雷脑海迅速掠过:完全是同一颗彗星三次回归。他的预测在半个世纪后被人证实,这颗彗星即被命名为哈雷彗星。遗憾的是下一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应该是在2062年,可惜的是我辈无缘哈雷彗星的英姿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抢鲜看
   第12版:穷游家/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易精彩/大学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喝茶
轨迹
大学生版大学城/新民汇15轨迹 2014-12-03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