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人家,仿若荷塘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生趣。
春上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疏贴于水面。垂柳依岸,秀丝轻扬,花木葱郁,尽收水中。“嘎嘎”春鸭擦过水面,携来一片灵动和生机。绮丽彩云摇摇晃晃,亦来此安然游步。
阳光下,塘水闪亮亮地泛着清波,母亲到水边洗衣淘米是惯常的事。我只顾跟在她身边,坐在往荷塘延伸的木质浅桥上,双脚浸于水中,这是我最喜于心的事情了。一群馋嘴的鱼儿游来,吮吸我的脚丫,挠得痒痒的,我直想笑。伸手捕捉它们,又怕到头来连个影子也收获不到,只好抿着嘴,屏住气,任由它们嬉闹。有时按捺不住,脚一扬,撩起银亮亮的水花,鱼儿倏地扭头,逃得无影无踪。浅塘边,总会有几只“红蜡烛”,停在露出水面的嫩草上。带有蛛网的长杆是事先备好了的,我饶有兴致地回家,拿来粘附它们。慌忙之中,往往一不小心,“咚”一声掉进水里。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童年的快乐时光也漾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里。
初夏,荷塘一片红艳。荷花或打着粉红色的朵儿,或露出灿然的笑脸。田田的荷叶或不忍离开水面,或干脆跳出来,亭亭玉立,硕大浑圆,蓬蓬勃勃。风起时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随风散溢,醉了村子,也醉了童年。
在飞舞的时光碎片里,最深浓的记忆,莫过于盛夏采莲。
夏莲胖娃娃似的在荷叶间闪烁,微露的籽儿齐整整排列着。甜甜的米,若古时少女,隐居深闺,不肯抛头露面。想想那可掬的态姿,心里直痒痒。或许爱莲之饱满,或许念籽之甘甜,年少的我竟能在两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采莲。直挺挺的刺秆,密麻如针,脾气怪异,看上一眼,怕得要命,偏偏又有纵横交错荆棘一样的刺梗暗潜水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过,我却由不得它们发威,匍匐在上面,左分右挡,青蛙一样爬过去,在深水塘里采得一棵棵夏莲,这种趣味和斩获确是令人惬意。手握大把莲蓬,加之体力减弱,回游可谓又是严峻考验。固然要有绝好水性,万不可随意效仿。对城里孩子来说,当是不可思议,但人生着实需要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有十一二岁。
我的家乡,是北方的一个鱼米之乡。而今,荷塘信步走出村子,连片稻田被一望无际的“荷塘”取代。翠绿的荷叶铺天盖地,洒在其间的点点红艳,盈满夏季的田畴。孩子们采莲,如走平地,是件欢愉而方便的事。村里村外被浓浓荷香包裹着,我的童年也在拔节的藕乡的憧憬里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