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过往中,总有一些成长的经历,伴随着时光的辗转,飞舞绵延,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或熟稔的瞬间蓦然闪现,就如同我对文字的喜爱和结缘。
幼年时,严苛的父亲叫我上学伊始便写日记,要求我把每天的所作所为用笔记录下来,还要尽可能文字优美。正是发蒙启智的年龄,并不理解什么是“优美”,又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便找来许多作文书模仿、摘抄,父亲倒也不限制,由着我天马行空地乱拼。于是,关于童年的点滴往事就被编织成许多个模板,或是帮老奶奶推车的助人为乐,或是捡到硬币主动交给老师的拾金不昧,这些在今天看来单纯幼稚、令人哑然失笑的故事,却吸引我在寻觅文字的路上一直走了下来。渐渐地,幼小的我竟能从三四十字的描写发展到圆满叙述完整的一件事。我也开始爱上了写日记,仿佛闲游时发现了美丽风景一般流连。快乐的,忧伤的,喜欢的,憎恶的,天真烂漫的童年记忆全都留在了一本本日记本里。
大一点后,诗歌开启了我对文字喜爱的另一扇窗。想象着“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便插上翅膀飞得老远,犹如鼓了风的旗帜,飘扬在浩瀚湛蓝的海面上,听鸥声阵阵,穿透海的嘶鸣,看浪花翻卷重叠扑打礁岩,又瞬间包裹倾泻下来。其时并未见过海,海却在窗前。心静时,诗又如涓涓细流,暗然涌动着豆蔻少女的丝丝情愫。“不要给我太多情义,让我拿什么还你”,明明心里已是依恋,眼光却要拒绝。言不由衷地对那个翩翩少年说:“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为了让生命更辉煌”。缠绵着青春足迹的情窦初开,几多朦胧,几多羞涩,几多甜蜜缱绻。彼时大量看书,除了诗歌,也渐渐开始迷恋散文和小说。又因为理科学得不好,便有了更多理由放纵自己游弋在文字的海洋里。也常常把情感转化到笔下,一笺纸,一支笔,相伴三十余载似水流年。及至今天,每每不顺,每每困难,依旧会提笔抒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文字之于我,像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个伙伴,又像心底的一株玉兰,在经年流逝的岁月里,不妖娆,不张扬,却让我有了那么多体悟,那么多温情。无论我几时在时光列车里回头张望,总有它的身影,让我安心,让我在未来的岁月里沉静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