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格局难动摇 弱队难翻身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7年06月16日        版次:A9    作者:

    

   “新政”让几乎所有想要动摇中超现有强弱格局的球队,都丧失了出人头地的希望,迫使他们去等待青少年球员漫长的成材期。对中国足球的青训来说,新政可能是一剂催熟针;但对联赛来说并非好事。

  强弱两级分化

  限制高价引援,意味着中超、中甲球队再想砸钱买人的难度变大,尤其在外援引进方面,想要拿下大牌外援的可能性极其渺茫。这也意味着,现有强队或者队中拥有超级外援的俱乐部成为新政的受益者,在中小球队无法靠外援提升实力的情况下,中超、中甲基本上将维持目前的格局,强队恒强,弱队几无翻身的机会。

  强援基本绝迹

  6000万欧元的奥斯卡、5580万欧元的胡尔克,这个级别的球员,随着限制高价引援的细则出台,未来基本绝迹。奥斯卡“庆幸”自己的标王宝座坐稳,但对于欲靠外援提升实力的球队来说,这一招数已经无法实施。大牌外援只进不出,将会导致外援水准恢复到“烧钱时代”之前的标准,尤其是中超参加亚冠的球队,竞争力势必会打折扣。

  续约或现天价

  无法引进更为大牌的外援,目前各支球队保留现有外援的配置成了关键,不少球队也开启了和外援的续约谈判。在中超、中甲,目前基本还是外援成为红花,本土球员只能当绿叶的格局。随着限制高价引援的细则出台,合同即将到期的外援,会不会以此为把柄“要挟”所在俱乐部,给自己提供更大的合同,成为细则出台的后遗症。

  内援交流降低

  除了外援之外,内援2000万元人民币/笔的支出标准,参考此前几个转会窗口,实力派内援动辄大几千万上亿的转会身价,实力派球员聚拢到少数球队的现象将不会再发生。当然,自由身球员肯定会成为香饽饽,天价签字费也许更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