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其实出身于印度移民家庭、父亲开计程车维生、母亲目不识丁,但她与弟弟分别考上了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她声称这一切都受惠于母亲的海豚教养法。“有沟通,才能让孩子明理;有约束,才能抑制偏差;给空间,才能培养独立思考,”她如此声称。
“权威而不独裁,尊重但不忘管教”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希米·康认为:压力是21世纪最大的流行病;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三样东西是缺失的:玩耍休息、与他人建立联系、培养技能。
希米·康博士指出,“老虎”也会成功,但只会获得最有限意义上的成功。伴随他们成功的是不平衡的生活引发的抑郁、心脏疾病、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死亡。“海豚家长”讲究平衡,在育儿上是“权威而不独裁,尊重但不忘管教”。他们不把孩子的时间表塞满,也不过度保护,让孩子有时间与空间发展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
例如,针对打电动玩具,虎妈的作法是完全禁止、严厉要求孩子远离电玩诱惑,猫妈会放纵孩子,想打多久就打多久。海豚父母则是取其中道:限制,但不完全禁止。可能是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打电动,可能是约定一个礼拜只能玩一小时。
在饮食上,海豚家长会尽力提供孩子均衡健康的饮食,但是在生日会、联欢会,或庆祝场合上,也会允许孩子吃披萨、薯条、炸鸡等垃圾食物。“原则坚定,但是有弹性,”康说。
海豚家长强调与子女的沟通。所有家规都是经过讨论且取得共识,即使再忙,也会全家一起共进晚餐。海豚家长重视核心价值,如尊重、诚实、正直,并以身作则。
孩子若在墙上涂鸦,就要负责清理干净
孩子表现优秀,海豚家长从不吝惜赞美,当孩子做错事时,也绝对不会放任不管。究竟要如何管教,最有效果?康表示,当孩子尝到行为的“自然后果”,印象最深刻。
例如,若孩子在家里的墙壁上涂鸦,就要负责自己把涂鸦清理干净。若是晚上偷懒没有写作业,就得在隔天午休时间完成。如果和同学打架,就会受到不能找朋友玩的惩罚。当把玩具弄得一团乱,就要自己负责把玩具收好。
在明确的规范外,海豚家长也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例如,在家庭阅读时间,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想念的书。下课后,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或才艺。
“在我十多年的执业生涯,看到太多在虎妈教养法下,受抑郁症、焦虑症所苦的孩子,”有三个学龄儿女的康表示,教养不应该走极端,不论是高压控制的虎妈或放任宠溺的猫妈,都很难养出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人。
“海豚家长”亲子沟通4步骤
步骤一:灭除老虎(Kill the tiger)。如果内心已如老虎怒吼,先深吸几口气,确认自己在任何行动前都保持冷静。
步骤二:同理心(Empathy)。向孩子表达你了解他,并和他站在同一阵线。
步骤三:引导孩子(Your child)的目标。在从孩子情况设身处地思考后,提醒他的目标为何(而非你的目标)。
步骤四:支持成功(Support success)。
向孩子表示,相信他有能力完成任务。举例来说:
■当孩子赖床、以致上学快迟到时,可以说:“我明白早上要动起来不容易(同理心),但你的目标是准时上学(指出孩子的目标)。来吧,我知道你的动作可以更快一些(支持成功)。”
■当孩子不想写作业时说:“我以前也不喜欢写作业(同理心),但你不希望成绩难看(指出孩子的目标)。幸好你下定决心,事情很快就能完成,加油吧(支持成功)!”
■当孩子不想练钢琴时说:“我明白你练得有些疲累厌烦(同理心);但若弹得不好,你就没法上台演奏(指出孩子的目标)。我知道你能够再努力试试看(支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