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备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足情深赢众声赞誉
图为季家三姐妹,中为老二季玉玲
  ■记者 范献丰

  49岁的季玉华哄睡8个月大的小孙子,直起身子,抚着胸口深呼吸了一口:“现在身体虽然有点虚,但没啥大问题,社会、邻居都很帮忙,最重要的是生活很幸福!”

  季玉华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因为她深知,幸福的生活并不是谁的恩赐,而是靠自己一手创造的。

  9年前,40岁的季玉华生活一夜之间风云骤变——她的妹妹突发肝脏疾病,生命危在旦夕。体检各方面指标都合格的季玉华在家人、亲友、同事们几乎一致的反对声中,毅然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捐献自己58%的肝脏给妹妹。

  手术非常成功,姐妹俩的生命都得以保存。如今9年过去,那场大手术仍然在季玉华身上留下些许症状:她容易感到疲倦,时常会发支气管炎。但她毫不后悔,她说:“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大一件事,也让我看到了人性之美——姐妹情深,家人情浓,还有政府和许多好人的理解与支持——这些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化验室门口,她说“我是大姐,我先来”

  时间回到2008年的9月,身患肝硬化的浦东新区宣桥镇项埭村村民季玉玲病情突然恶化,当时她才39岁。

  季家有三姐妹,季玉玲排行老二。面色蜡黄、血小板数量减少、肚子宛如十月怀胎的孕妇——季玉玲的身体状况被姐姐季玉华和小妹季玉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医生告诉她们,手术治疗有两套方案——摘除脾脏和肝脏移植,前者只能缓解病情,但进行肝脏移植就有可能治愈,但治疗费用巨大,合适的供体还需要等待,但当时已没有太多时间等待肝脏供体。

  瑞金医院的主任医师沈柏用教授给了家属建议,季玉玲的直系亲属可担当供体捐献部分肝脏,一方面能减缓手术后的排异反应,另一方面手术价格也相对较低。

  季玉华和季玉茹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医生表示自己愿意捐肝,两人甚至同时前往医院体检化验。

  在化验室门口,医生指着年纪较轻的小妹季玉茹说“你先来”,大姐季玉华先一步走了上前去,拍着季玉茹的肩对她说:“我是老大,我先来!”

  姐妹两人都进行了化验。按照手术要求,捐献者肝脏重量至少要在2000克以上,经过抽血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季玉茹肝脏重量不足,幸运的是季玉华的肝脏重量为2200克,符合捐肝条件。

  家人亲友齐声反对中,她毅然走向手术台

  然而这个结果竟然遭遇了家人亲友近乎一致的反对。

  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生病的二姐季玉玲,她近乎断然地拒绝了姐妹捐肝的做法。当时躺在病榻上的她听人说,手术一旦发生意外,捐献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她不愿意亲姐姐为了自己冒这么大的风险。

  季玉华的丈夫也不同意进行手术。经过检查和计算,季玉华必须捐出1200克肝脏,等于拿走自身肝脏的58%。季玉华家里当时经济条件并不算好,丈夫身体也不好,女儿当时只有10岁,才读小学三年级,而活体肝移植手术可能会对捐献者带来一定风险,手术时遇上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丈夫担心:“你要是万一出了问题,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夫妻俩为此还生了几天闷气,谈到这个话题就不欢而散,各自沉默。

  三姐妹的母亲也不同意。尽管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老人心里有顾虑:“我不同意大姐这么做,我是怕妹妹没有救回来,大姐也去了。”父亲也让她“再考虑一下”。就连单位同事也好心劝她“不要做傻事”。

  但季玉华决心已下,谁都拗不过她。

  她也有自己的支持者。当年10岁的女儿把父母的沉默看在眼里,悄悄地给妈妈打气:“只要不影响妈妈的健康,我支持你救阿姨。”小妹季玉茹则用行动支持大姐的决定:她辞去工作,为二姐当起了“全职保姆”,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看到季玉华的决心,父母和丈夫态度也从反对变为支持,决定全家一起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与此同时,季玉玲的丈夫四处奔波,千方百计筹措到了手术费用。

  18小时手术,姐妹双双获救

  “要说我没有顾虑那是假的。毕竟孩子还小,手术的确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可当时自己就是下定了决心,要把妹妹救回来。”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季玉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自己也觉得“勇气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我平时胆子很小,看到血都会害怕的。可是说起要做这场手术,我并不害怕。”

  2008年10月29日,季家姐妹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需要家属在手术风险告知书上签字,季家父亲担心,下不去笔,还是季玉华自己签的。

  当天早上准备进入手术室之前,季玉华和季玉玲两姐妹在病房里互相给对方打气。即使这时季玉玲仍然苦劝姐姐不要做冒险的举动,但季玉华对她说:“你还记不记得,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你18岁就出去打工贴补家用了。肝上的毛病都是在外面受苦受累来的。我一定要救你。”

  临被推进手术室里,季玉华还不忘稳定情绪对妹妹说:“妹妹你一定要活下来!未来的路,姐姐陪你同甘共苦!”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被姐姐这一句发自内心的真情呼喊所感动,而一直呆在二姐病床边的小妹则背转身去,偷偷擦拭眼泪。

  上午8时,手术正式开始。季玉华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内心平静,祈祷手术能够成功。不久之后,她得知妹妹也被推进了手术室,不久便失去知觉了。

  季玉华的手术做了8个小时,妹妹季玉玲的手术时间更长,达到了10个小时。晚上19时许,两台手术都已成功宣告结束!季玉华一大半的肝脏,都移植进入了妹妹季玉玲的身体里。

  要同甘共苦地活下去,要活得更好

  妹妹季玉玲手术之后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姐姐怎么样了。当她看到姐姐同样手术成功并醒来之后,她说:“姐姐,你这个人情债,我一生一世都还不了了。”季玉华说:“我不要你还,我只要你好好的。我们姐妹可以互相帮助,一直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在季玉华心里,姐妹之间很多事情本来就是“相互”的:“小时候我们家条件不好,妹妹就出去打工补贴家用,我能不感谢她吗?”

  手术之后,季玉华的勇敢举动感染了周围的人。妹妹季玉茹成了两人的“贴身保姆”,照料二人生活起居,弟媳妇也通过输血的方式捐献血小板给季玉玲。季玉华也因这一义举收获了来自政府与社会的赞誉和帮助,并提名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这是她想也没想过的事。

  “别人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姐姐对我们这样,真是涌泉之恩,我们只能滴水相报。”季玉玲的丈夫这样感怀季玉华的付出。

  然而这般“细水长流”的感情,正是季玉华所期待的。如今9年过去,妹妹的身体日益好转,平时在家还能照顾老人,得闲时还喜欢和亲友出去一展歌喉,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妹妹常来探望我,一起聊天吃饭,平淡最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环境周刊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公告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易到用车:系统不稳定所致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5.5%
二○一七宜兴张渚镇旅游推介 暨投资说明会在沪举办
国内首部数感儿童舞台剧将面世
康耐登38万合椅被欧洲设计中心荣誉主席收藏
遗失声明
手足情深赢众声赞誉
家庭周刊生活备忘03手足情深赢众声赞誉 2017-04-19 2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