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杨新村街道,有这样一位热心社区公益的人:他把企业融入社区开展公益服务当作义务,把帮扶社区困难群众当作人生快乐。在这些年金杨社区开展的多项公益活动中,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热心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益事业献计出力,他就是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正阳集团党委书记汪德平。
汪德平善良宽厚,热心公益事业,尽管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但他还是会留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2006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来,他秉承着“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信念,小到救助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家庭,大到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他以亲身作为树立了表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曾经“放弃仕途”
汪德平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曾长期担任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党组织长期教育培养的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肩负着党的使命和责任”。
上世纪90年代,汪德平受上海市地矿局党委委任,从局机关到长期陷于经营困境中的一家地勘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在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实践中,汪德平大张旗鼓的改革,一年内实现扭亏为盈,3年进入全国最佳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500强,上海市50强的高效益企业行列,还给全国地勘单位改革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使上海地矿工程勘察院成为了全国地矿行业改革的标杆。
2006年4月,汪德平毅然向领导提出辞呈,放弃了“大好仕途”,就任正阳集团副总裁,随之而来的是,正阳集团率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了非公企业党总支,汪德平任党总支书记。2013年,正阳集团成立非公企业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20余人。集团党委先后被上海市委组织部授予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称号、“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汪德平也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授予“优秀党建工作者”称号。
派出直升机队去汶川
集团党总支成立之初,在党总支的推动下,正阳集团提出了“企业要以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理念。如今,这个理念不仅被写进了集团董事长的寄语,还被完整写入了正阳集团《员工手册》的前言中,成为了新入职员工教育的必修内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汪德平立即召集上海金汇通航领导班子开会研究救灾方案,随即赶赴灾区,克服了种种困难,短时间内做好准备,成为了甘肃省外首支到达文县的救援队伍,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直升机救援队伍,也是国内第一家民营通用航空企业执行救灾飞行任务。
一个民营企业自觉地承载起社会责任,用价值2000多万元的直升机,在灾区连续飞行6架次,为灾民运送各类物资3吨多。到达灾区后,他们在甘肃省文县的毕口镇、中庙乡、李子坝、谢家坪村等几个重灾区展开了救援行动,并为中庙乡卫生院和文县地区医院捐献了从上海带去的救灾物资,并将救灾队仅有的2万元现金捐给了中庙乡小学;救灾队还在当地发放彩条布,并走访了当地的孤寡老人和学生,帮助当地居民搭帐篷、收麦子等,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进行灾民安置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2010年8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正阳集团全体职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集团共计向灾区人民捐助善款12万余元,支持灾区人民战胜自然灾害、早日重建家园。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汪德平说:“爱党爱国,知恩图报,回馈社会,报效国家,我们用炽情表达着正阳人的使命与责任,誓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勇往直前!”
不变的是志愿者的情怀
2011年11月,汪德平出任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身份变化了,但不变的是志愿者的情怀。作为一名管理者,汪德平在协调企业融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借助金杨新村街道商会的组织平台,向驻区单位发出了成立“金杨社区志愿服务后援团”的倡议,发动起更多驻区企业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势,以志愿服务后援团形式,支持社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行动,为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充分的物资保障和资金支持。(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在汪德平的引领下,正阳集团每年都会认领一些社区公益项目。在2012年金杨新村街道组织的“千人大结对,双百大联建”活动中,正阳集团就出资5万元,与社区50位困难家庭的学生开展助学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困难。
“正阳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和人民群众,正阳集团有责任为国家、为上海经济发展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尽力。”2016年开始,汪德平又走进社区失独老人家中进行点对点帮扶,经常组织人员上门慰问,并在社区党建中心的接洽下,与驻区几家养老院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定点帮扶养老机构,关注关爱老年人生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汪德平的持之以恒,正阳集团形成了具有鲜明民企特色的“致富思源、感恩社会、回报社会、造福百姓”的公益文化。汪德平说:“人是为希望而活着,做公益事业能给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希望。”
2016年,汪德平又出任金杨新村街道公益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他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一次次奔走在驻区各个企业之间,呼吁更多的企业家们主动作为,履行企业与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汪德平的提议下,正阳集团在积极参加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的基础上,每年拿出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街道公益基金会开展文明家园建设工作。
10年来,汪德平无论是大事件还是小事件,无论是贫困学生还是孤寡老人,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报酬,可是他始终践行着:“做慈善事业的行动者,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
“正道有朝阳!受到帮助的人,也是一颗公益的种子,将来也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将爱心公益这个同心圆无限放大。”汪德平说,公益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毅前行,将爱心的种子洒向更多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