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通常会焦躁、生气,认为孩子状况不断,就代表着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败。我们是否可以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换一种思路和做法?是不是可以把孩子和问题区分开,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问题只是暂时的,你不是问题本身!
小安是家中独子,他说话时身体会一直移动。不大的咨询室内,对他而言好像是一座游乐场,一会儿站在椅子上,一会儿钻到桌下,一会儿又在地上滚。注意力也和身体一样会跳动,总是在不同的主题上跳来跳去。
这让小安的妈妈很担心,觉得和小安无法沟通,想好好说话都是天方夜谭。虽然小安有时候很贴心,但大多数时候老是心不在焉,脾气上来了什么都不管,好几次当着她的面大吼大叫,让她很伤心。
“要不是怕被说成虐待孩子,实在很想把他‘吊起来’好好打一顿,这样可能比较有用。”小安的妈妈说。
小安最感兴趣的三件事情是:玩电脑、看电视和看书,只要这三样物品摆在小安前面,他那跳来跳去的身体就能安静下来。在精心策划之后,小安和妈妈坐在桌子两边,中间摆着一部电脑,连接投影机,银幕则用墙壁代替。我把要问小安和妈妈的问题在现场用电脑写下来,投影到墙壁上,然后给小安和妈妈纸和笔,让他们作答。
第一题:“如果要给出现在小安身上的心不在焉、冲动、乱发脾气起一个名称,你会叫它什么?”
小安看到银幕上出现的问题,好像就有办法专注并思考,马上写下“多多”,而妈妈写下了“胡思乱想”。经过协商后,我们一致认为“多多”这个名称更适合。
第二题:“当多多找上小安时,小安会变得如何?”小安:忘东忘西、发脾气、尖叫、不耐烦、凶人……妈妈:动不停、突然失控、爱妈妈的小安不见了、让小安可爱的脸变凶……
我们就这样开始交流,小安觉得好玩,虽然他还是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却能遵守“游戏规则”不跑来跑去。
这样好像把综艺节目的场景搬到了咨询室,既好玩又新奇。母子二人彼此的频率好像突然连接上,可以通话了。他们一题接一题地作答,在电脑的帮忙下,我们进行了一场很棒的亲子对话。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担心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可千万千万不能发脾气!
这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批评、指责、发脾气甚至惩罚,都是教育最大的死敌。一方面是容易伤害到孩子纯真脆弱的心灵;另一方面,如果你只会冲孩子发火,孩子又会从你这里学到什么呢?
其次,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宽容和信任,用引导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就孩子。比如说,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把“钥匙”,还怕打不开孩子的心门吗?
再次,要学会放下身段。当我们在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时,不要站在父母的“制高点”,讨论问题也不要单纯地让孩子“认错”,孩子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表现而感到糟糕与羞耻。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回顾和思考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因此,孩子得到机会自己来评论与分析问题,并找出自己期待的解决之道。
最后,接纳你的孩子。人都是不完美的,孩子有多可爱就有多难缠。教育就像是陪孩子经历一场困难与挑战的旅程。我们何其有幸能陪伴孩子走过一段路,请用一颗款待的心,陪伴孩子,接纳孩子,让孩子也能遇见美好的自己。
以上部分文字出自《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