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国离婚率仅有0.90‰,2003年达到1.05‰,到2010年突破2‰。当前数据显示,2015年离婚率为2.8‰,这也是2002年的3倍多。而根据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558万对,比去年下降7.5%。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去年同期上升10.3%。
记者 郭爽
见习记者 陈丽娜 整理报道
1
出轨仍是婚姻第一杀手,IT男和全职妈妈成“高危”人群
中国离婚率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台北、香港、大连、杭州和哈尔滨。
据调查,离婚有六大主要原因,分别是:购房需要、不良嗜好、婆媳不睦、性格不合、家庭暴力、一方出轨等。其中,全职妈妈和IT男出轨率最高。调查显示,在中国,出轨的女性中,67%是全职妈妈为了寻求激情,其次是教师13.8%,医生8.6%,文秘7.2%,设计师6.1%。而IT男,则是男性出轨率最高的,出轨率占比10.6%,金融业8.2%,教育业6.5%,医生4.6%,律师3.8%。
IT男出轨的概率是10.6%。“全职妈妈”出轨的概率是18.6%。其实,关于“全职妈妈”更易出轨的这个结论并不新鲜。在去年《新京报》根据民政部、杜蕾斯全球性调查等数据而总结出的一份叫《五成婚姻败给出轨 全职妈妈易变“昼颜妻”》的报告就指出:因第三者插足导致离婚的占比50.16%,其中女性出轨概率最高的职业是“全职妈妈”,达到18.9%。
老徐(化名)离婚前,妻子是全职太太。老徐来自北方的小乡村,考上了市里的中专,毕业几年后到一个二线城市发展,进了一家大企业。在这期间,老徐认识了个城市女孩,不久他和女孩结了婚。工作几年后,老徐在岳父的帮助下,自己创业做零件加工,渐渐地挣了钱,妻子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一开始,妻子除了做家务,就是外出打麻将,可几年后她厌倦了。2013年,妻子突然提出想和别人合伙去广州做服装生意,老徐虽然犹豫,但最后还是给予了支持。两人虽然每天视频聊天,但两地分居的生活,还是出现了问题……
社会学家李银河一直认为,离婚率上涨,其实是社会正在进步的标志。她认为,婚姻正在趋于女性主体化。随着女性在职场和公共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经济上逐渐自由,独立意志也在觉醒,女性的婚姻地位,必然也由被动变得主动。她们更有信心摆脱一段不愉快的婚姻。与此同时,社会形态已从乡土社会,过渡到都市社会。都市社会的实质,就是陌生人社会,少了人情绑架,也有更多的自由、法律、保障体系,来包容她们的婚姻选择。离婚就相对简单,压力会小很多。离婚率高也好,结婚率低也罢。大家都不必为此困扰。它所动摇的,只是原本就根基不稳、将就凑合、问题重重的婚姻。真正幸福的夫妻,会享受婚姻,并因彼此的存在而深感幸福。
2
勇敢对问题婚姻说“不”
七成离婚诉讼由女性提出
有人说,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都市女性是大城市离婚率推高的“主力军”。这些勇敢结束不幸婚姻的女性学历高,收入高,离婚率排在前三位职业的分别是专业人士,白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早在2008年,针对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现象,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会副会长蒋月特别强调,“在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案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遭受家庭暴力、婚外恋等身心虐待之后被动提出的,那是她们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她们喜欢这样。不过这也算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说明女性自立自强思想成熟了,她们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对离婚后将要面对的生活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女性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面反映了她们更注重婚姻质量,尊重内心感受,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不委屈、不将就。另一方面,也是女性的经济收入提高的体现。女性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家庭地位也就相应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尤其是白领阶层,女性的收入基本与男性持平,甚至还高于男性,这是女性追求高质量的婚姻或面临不幸婚姻时勇于说不的主要原因。
“本身当代社会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在高速变化与发展。夫妻双方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变化,当一方的变化速度快于另一方时,夫妻双方的思想与物质等不再同步,婚姻就会出现裂痕。而女性比较敏感,更容易意识到这一裂痕,于是更容易提出离婚。”蒋月说。而大量的离婚案例涌现与社会观念的转变让女性相信,即使离婚,她们也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归宿。对离婚的恐惧心理消除后,她们更难以忍受糟糕的婚姻生活。既然离婚后完全可找到更好的选择,为何还要在无法满足需求的男人身上浪费时间呢?
3
踏出“围城”能否再回头
再婚复婚情感真假难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年来共有4039.5万对夫妇离婚了。进入21世纪后,离婚人数飙升,2016年离婚夫妻已超过370万对,离婚人数是当年国考大军的5倍,约等于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总数。
有社会学家认为离婚率增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经济发展削弱了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同时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这么多人离婚,还要不要相信爱情了,数据告诉你,很多人不但选择相信爱,还选择相信自己的原配。
中国在婚恋问题上有句俗语:“好马不吃回头草”,在情感和现实面前并不具备指导意义。中国复婚人数也在迅速增加,20年来总计有295.8万对夫妇经历离婚后最终还是回到原配身边。2016年有将近40万对夫妻选择复婚,这一数字是1997年的8倍。
2014年,复婚人数较前一年增长超过30%,随后的2015年、2016年这个数字逼近35万和40万。与原配重修旧好的爆发式增长,也与2013年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国五条”时间相契合。据媒体报道,许多家庭为了以优惠政策买二套房选择“假离婚”,由于离婚人数太多,徐汇区、浦东区婚姻登记中心都曾采取过离婚限号政策。
不过并不是每一对“假离婚”的夫妻都能顺利走到复婚那一步,他们中部分人最后成了“真悲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曾刊文称中国夫妻冲动离婚增多也与成本有关。许多西方国家规定夫妻离婚必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分居,在中国,离婚只要花半小时和9块钱。比起头脑一热扯了证的“闪婚族”,一言不合就离婚的人也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冲动离婚也推高了复婚人数。近日,昆山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小夫妻之间因为闹矛盾一时冲动跑来法院离婚,结果当两人在离婚协议签字离开后,却惦念着对方的好,不到一小时就又要求撤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相关链接】
为了降低离婚率,他们“操碎了心”
民政部表示,尽管高离婚率反映了当今社会对离婚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它也对“非理性的离婚”提出了警告,并呼吁人们对婚姻持更负责任的态度。为向婚姻关系陷入窘境的夫妻提供更多支持,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鼓励各地法院在审理与家庭有关的案件时采取创新措施。
如今,上海等地的多家法院据此向申请离婚的夫妻发出为期3至6个的“离婚冷静期”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