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有近8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去年8月16日的“医家坐堂”我们就说过,宫颈癌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预防的癌症。如果单纯从预防宫颈癌角度来说,二价与四价疫苗是一样的。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最终导致宫颈癌。我国HPV预防性二价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9~25岁。HPV感染的两个高峰,一个是17~24岁,另一个是40~44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到最终发展为宫颈癌大概需要十年时间,因此45岁以上的女性接种意义不太明显。对蛋白质、酵母类食品过敏,孕妇,哺乳期,感冒期间,这些人群不能接种HPV疫苗。如果接种后怀孕,可以继续妊娠,严密观察。全球已经接种HPV疫苗的人数近6000万,没有发现和其他疫苗有交叉反应。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前无需进行HPV检测,除非感染过HPV或者由此造成了宫颈病变,应该治疗转阴后再接种。
接种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因为现有的疫苗,即便是9价疫苗,也只能预防9种HPV,而HPV是一个拥有一百多号成员的大家族。尤其是30岁以上,处于宫颈癌高发期,持续感染的可能性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更易癌变。
当然,感染了HPV,未必就患上癌症。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过HPV的可能性高达40%~80%,但超过80%的感染会自然清除,只有HPV16和18型等的持续感染才有可能从宫颈上皮细胞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前期病变,最终导致宫颈癌,在这过程中通过HPV DNA检测病毒类型,通过TCT检测细胞变化情况,便可有效掌控敌情。
开始性生活早、性伴侣多、感染HPV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危险性高。人体对HPV没有终身免疫力,治疗转阴后,如果又接触到病毒,还会被感染。
感染了HPV,通常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清除,尚没有抗病毒药物,所谓的抗病毒治疗不很靠谱。针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可采用激光等治疗。一旦阴道分泌物异常,如白带增多、颜色和气味发生变化;性爱时出血;下腹或腰骶部经常疼痛,要高度警惕宫颈癌的可能。如果罹患宫颈癌,则需要做子宫切除术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