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廖昌永:音乐与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祝天泽
■图为廖昌永三口之家
■廖昌永与恩师周小燕
  ■文 祝天泽

  提起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三次荣获国际歌唱比赛大奖,曾与多明戈等大师同台演出。年年的央视春晚他都是压台戏。国家重大的文艺演出,他无疑是歌唱上的主角。但是谁又能想到,廖永昌一路走来,却十分艰辛坎坷。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

  廖昌永出身于四川农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早年丧父。家里几个姐姐与他全靠母亲一手拉扯大。后来他以良好的嗓音与歌唱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为了继续他的学业,每月仅靠几个姐姐给他寄60元生活费。在读大三时,他遇到了生命中“另一半”——王嘉。王嘉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与廖昌永是同乡。尽管廖昌永学业优秀,一些功课全班第一,但生活过得很艰难,每次就餐总是拣最便宜的菜买,有时候星期天干脆吃一顿饭,在宿舍里蒙头睡大觉。出于同情,王嘉每月以匿名给廖昌永汇去50元钱,并在汇款单上写道:多吃点菜,莫影响身体。后来廖永昌知悉了此事,两人逐渐发展成为恋人。王嘉出身于四川的书香门笫,其父母没有嫌弃未来的女婿。有一次他们到上音看望女儿,见廖昌永还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立刻到附近店里帮他买了一双新的。廖永昌母亲为了让儿子完成学业,一度想把自己在农村的房子卖掉。王嘉的父母知道后予以力劝:“今后我们有吃的自然也有廖昌永的一份,请您放心!” 

  廖王两人结为伉俪后,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为了帮助廖昌永练歌,王嘉常常以钢琴弹奏相伴。廖昌永每次演出常常是掌声如雷,可回到家中,作为妻子的王嘉却很冷静,经常给丈夫拨点“冷水”,指出他歌唱上的不足。王嘉说:“歌唱上有了成绩,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看到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因此挑毛病的事由我来做。”廖昌永常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可以从她们身上学到许多知识和好品质。”

  他们爱情的结晶——可爱的女儿廖敏冲而今已经长大了。可能是遗传基因的关系,女儿一两岁时就能唱外国歌。宋丹丹演的小品,她看一遍就能模仿。她学英语的能力特强。一次随父亲去美国,不少当地的美国人还以为这个女孩是土生土长的。为了留住女儿的童声,廖昌永还帮她制作了一个专辑《泥娃娃》,其中有三首歌曲是廖昌永与女儿一起唱的。此专辑成为2014年十大发烧唱片之一。

  劳逸结合 一张一弛

  自廖昌永在世界歌唱大赛上获奖成名后,世界和全国各地邀请演出的电话、信函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情况,廖昌永采取“保国家、保重点”的做法,仅参加一些十分必要的演出,放弃了大量中小型商业演出。他说:“如果不加选择地都接受下来,自己的身体也会吃不消的。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活动与演出,与自己的健康状况相适应,才能坚持下去。”

  虽然工作与演出繁忙,但廖昌永很注重休息,往往一睡就是十多个小时。他说:“睡眠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医生,它能助人消除疲劳,提高人的免疫力,还具有排毒功效。”双休日时,喜欢看书、练毛笔字、喝绿茶。他认为绿茶含有茶多酚和多种营养物质,有抗衰老作用,常喝有益健康。“总之要劳逸结合,一张一弛。不要疲劳大量叠加,使身体严重透支,对健康造成伤害。”.

  以动为伴 强身健体

  而今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廖昌永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参加锻炼。“但我变了一种动的方式,如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会去适当散散步。有时去北京或外地演出、办事,总有一段路程需要自己走着去。‘宅’在家里的时候,也尽量动动手,做点家务。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喜欢抱着她,与她一起玩耍。休息日还带着她去公园。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动动能使筋骨得到锻炼,血脉得到畅通,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动动身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而今廖永昌身体素质较好,这与他青少年时长期参加游泳等运动不无关系。廖昌永从小酷爱游泳,而且受过专业训练,比赛中还得过奖。工作后他仍挤出一定时间到游泳馆畅游一番。2011年7月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上,穿着游泳裤的廖永昌唱着国际泳联的会歌,从1米5左右高的彩虹桥上跃入水池中,游到另一侧上岸,精湛的泳技激起了全场的欢呼声和尖叫声。“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对人的全面体质的提高很有帮助。”他建议中青年人,有条件的话,应投身这项体育锻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申城纪实
   第05版:申城纪实
   第06版:申城纪实
   第07版:情理·产业
   第08版:家庭计划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家居生活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小楼书香
   第16版:名人生活
廖昌永:音乐与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为何平均七个月就离职“95后”职场初体验
金秋给爱爱助性
余秋雨:不要让孩子背那么多古诗
小儿哮喘不可等待“发育期自愈”
报头
家庭周刊一版要闻01廖昌永:音乐与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2018-08-29 2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