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杨云经常会为孩子租玩具。“孩子玩玩具就是图个新鲜,像积木玩具,拼完一次就不会再玩了。买回来不划算,都堆在家里占地方,二手市场有时也卖不出去,扔了又可惜。租玩具就很方便,还有利于循环使用”。
据调查,许多年轻人体验过以租代买的消费方式。租用最多的物品是交通工具(41.4%),其次是电子、数码产品(37.1%),其他还有衣服和鞋包(25.1%)、书籍杂志(19.3%)、电器(16.2%)、体育用品(12.1%)、办公用品(11/0%)、乐器(9.6%)和玩具(7.0%)等。
白领张淼觉得租赁性价比高。“年轻人都比较喜欢一些牌子货,但经济水平有限,租用的话就能满足这种对品牌的追求,用较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如果是一些使用频率不太高的东西,租用的话可以增加物品的流通循环。如果自己买来用,很有可能用几次就闲置了,租用能让物品发挥更大价值。”杨云说。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给侧的变化让以租代买这种形式成为可能,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再加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让更多生活化的物品进入到了租赁的视野中,也进一步促进了租赁市场的发展。租赁行业的运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让物品发挥更大的价值,这和购买物品有很大的区别。
张淼指出,在一些人心中,租赁的生活方式还不那么让人接受。“人们想到要去租用什么东西,更多是为了短期体验或者是为了某个特定场景、解决某个问题,比如带孩子出去玩没有车,就会租个车;要出席活动了,就租一件适合的衣服”。
张淼觉得租赁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升,比如货源、租赁要求等,“比如有的租衣服平台要求3件起租,但我可能就只需要一件上衣,就比较麻烦”。
“很多物品的租赁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所以我感觉一些配套设施还不够全面。购物是一次性完成的,相对简单,还总有不少售后问题。租赁是循环使用,涉及的问题也更多。”杨云说,她给孩子租玩具时发现拿到手的玩具车一个轮子有问题,赶紧联系了客服证明物品不是自己损坏的,“多亏拿到后就检查了一下,不然退租时就有可能要承担损坏责任了”。
对于以租代买这种消费形式,大多数受访者建议加强个人信用建设,按时归还租用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理性租用,避免炫耀奢靡;还有不少受访者建议合理界定租借方权责,维护消费者权益。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