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活备忘·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三女生开展同龄人调研
成绩下滑时,最不想听父母说什么
  当学生成绩下降时,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始终如一的鼓励是否会一直奏效,还是说干脆“大棒”鞭策更有作用?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高三女生施怡冰对150名在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就读的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部分学生及家长进行了深入对话。她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成绩下降的学生,父母的不当参与反而让他们更加焦虑。

  “深陷成绩下滑过程中的每一位同学,如同一个个渴望与家长连接而不得的‘小小孤岛’。我们渴望被倾听,我们渴望被理解,我们也想要寻求帮助,我们害怕听到你们的评判和指责。”施怡冰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能让家长读懂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过度热情  孩子并不“领情”

  “我妈她是那种很‘装’的人。她会说:数学考完了,把卷子拿过来,我们分析一下。然后说你看这道题要这样做,那道题要那样做。你要是不愿意跟她谈一谈的话,她就说:你考得不好要面对,不能逃避。一聊就发火,一聊就聊爆。”(男,14岁,初二)

  “我妈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会考这么差,她说当年都是年级前三,(现在)你怎么考这么差,你数学怎么会学不好?”(女,17岁,高二)

  这是施怡冰的两份调查实录。她坦言,对于同龄人的想法,自己也感同身受。小学时成绩优秀,然而,到了初二以后,随着物理、化学科目的增加,成绩下降得厉害。“我妈妈会主动找我谈,帮我寻找究竟是学习习惯不好,还是其他一些问题。”但当自己已经很努力,结果却依旧一次次不尽如人意时,妈妈的谈心,可能就成了一种负担。

  调查显示,成绩下降后,82%的学生认为,家人的干预会使他(她)更加焦虑,除了心理压力加大,还有可能会因此产生矛盾。

  孩子渴望知晓:父母爱我还是爱分数

  为什么父母的好心,换不来孩子的正向回应?通过调查,施怡冰发现,“话不投机”是导致亲子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只有约四成学生会与父母进行兴趣爱好上的交流,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自己不会向父母倾诉心事,并且对父母的管教产生了逆反心理。“孩子非常想知道,父母究竟爱的是分数,还是他这个人。每个孩子都希望感受到父母爱我不是因为我考得好,而是因为‘我是我’。”

  “当成绩下滑的时候,父母不妨给孩子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施怡冰说。此外,一次理性的错因分析、一份有效的“逆袭”计划,甚至是一次向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求助,都是青少年眼中比“唠叨”“责骂”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教育
   第04版:申城教育
   第05版:申城纪实
   第06版:家庭计划
   第07版:情理与法
   第08版:缘分对接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太太厨房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已开通手语视频服务
七月一日起申城酒店将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
成绩下滑时,最不想听父母说什么
博爱“华三” 你我同行
与阅读相伴 和梦想同行
上师大附中获得浦东新区校园足球联盟“中国人寿”杯U17冠军
有爱“绿小”情牵果洛
家庭周刊生活备忘·教育03成绩下滑时,最不想听父母说什么 2019-05-15 2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