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原扁理高中毕业后,在书店、超市、工厂等都工作过,亲眼目睹同事情绪崩溃后,他决定辞职,让自己闲下来,过上事少钱少、做二休五的都市隐居生活:一周工作两天,在城郊租房,采摘野菜用作食物,不用手机,极少购买食材以外的东西,自己理发等等。
日本政府将年收入不足100万日元的人群划分为贫困人口,而大原扁理的年收入甚至不足100万日元,然而,他却觉得自己很富足,“也会有人骂我说社会就是有我这种人,国家才会衰败,但我不在意。我觉得我不是真正地放弃自己,我还是做着我喜欢的事、过着我认为幸福的生活。”
刚毕业的年轻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星期六和假日也要去上班,星期日则哪里都不去只在家里睡觉,换来的是每月收入超过半数上交给房东。这样的苦日子, 被老板和周围的人鼓吹为取得“自由”的正常过程。
没有钱就没有自由,还有比这更不自由的吗?
除了金钱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路子可以助我们逃脱这种困境?
这本书探索了一种不用赚太多钱似乎也可以生活无虞的方法:
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
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
嫌理发又贵又烦人,没关系,自己给自己理发,不仅发型稳定,也不用忍受推销办卡买产品;
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
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