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午后南书房”中的南书房,主要是指与宫庭、皇家相关的诗书字画。南书房,皇帝读书处。“午后”乃午休时间,有白日梦的意思,白日做皇帝梦便是本书的由来。作者说这梦做得不好,请诸君多多批评,至于“指正”,似乎不太需要,书中诸多的似乎、也许、可能都是因为没有底气才会用到的词,再说开宗明义说了是“白日梦”,谁跟梦置气呀,您说对吗?
“午后南书房”分为六个章节,给文章分节似乎更合作者身份,杨建勇先生做了三十多年的编辑,在编辑这一行,也算见多识广。作者将“李煜是个江北人”放在第一章第二篇似乎有规避的意思,规避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编辑的职业使然。“范宽先生的那一场雪”是杨建勇先生的挚爱,以往都是用临摹图像来表达对范宽的敬佩,这次换作了文字,文字的细究让我们感悟到山水背后的精神指向,从范宽出发,经过细数郭熙李唐与李成,作者想让大家分享的是文人画之前的中国笔墨精神。“禅”有意思,一章文字以“禅”破题,菩提萨埵最初是抄写“心经”的初识,牧溪的“六个柿子”让我所有读者成为牧溪和尚的忠粉,从 “禅”至石再到米元章的石头,似乎知道和尚们为什么“风动”与“心动”。“以足球的方式聊聊书法”是因为现代人评析的语言匮乏,古人又有以诗形容书法,于是古今之间的苟且显得特别心安理得。关于书法作者自谦不懂,不懂,却偏要说,于是,便有了另一种解读。用个人的语言解析书法的美,从宋徽宗瘦金体到颜太守行书,终究领略了书法的意义。 “第五章 红酥手?是你想多了”多与词相关,杨建勇先生说:“宋词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二十岁那年,用第一份工资卖了一本唐圭璋先生《唐宋词简释》,这本只有0.83元的书,陪伴迄今差不多四十年,唐先生的文字恰到好处地补偿了我个人的学识缺陷。让词变得清新可爱,让阅读转换成品味,许多年的阅读让我能够用‘闻’来欣赏宋词”。最后是关于花鸟的猜想,宋代花鸟其精神指向多为道家文化,道君皇帝的名号不是白得的,其它不论富贵和野逸似乎也都在此框架下运行。
在文字之外,本书加上了“解构”,所谓的解构,主要是以个人的观点对传统绘画特别是宋元山水的再创造,首先,有意识地削弱传统中的笔墨,而将视点放在作品的神韵上,然后再以当代的立场去构建“宋”的神韵,以画面氛围来呈现“宋”画的时空性。这样似乎既解构了视觉的剑拔弩张,又让画面体现庄严与恢宏。文字与图式彼此印证、互补,最终完成一个白日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