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些努力中,通常会产生音效上的改变。只是,在这些变化中,是否表明具有正面效果的改善,则不一定。
举例说,调整后的声音在中频段出现了量感上的提升。这时,就应该确认是否播放的唱片本来就缺乏中音。如果是,那么这种提升仅仅是将音源本来就缺乏的中频提升而已,并非改善了器材的音效。而且以后在播放其他唱片时,中频都会有量感上的提升,有悖于高保真的初衷。
另外,如果换一副线材,音效变得松软了,那么就应该了解:如果所播放的音乐应该具有松软的特性,那么对于器材而言就是正面的改善。如果音乐(录音)本来是偏向硬朗的风格,那么这种调整的后遗症会使以后播放原本硬朗的音乐也偏向松软。
从高保真器材而言,其任务是尽可能地还原音乐的原有声音动态,自身不应有人为的、刻意提升的音效。只是不少器材还或多或少地会有某些缺陷。对于这些缺陷,应该先尝试着用多种方法来作判断。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多试试各种不同类型,并且是熟悉其音质特征的唱片。这样就容易发现器材究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做出有的放矢的调整。如此,就可以得到音效上真正意义的改善而非仅是改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