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珍贵的纪念邮卡
◆ 朱亚夫
  毛泽东同志生于1893年12月26日,再过几天是他的118岁生日。我脑间浮现出20多年前,在毛泽东故乡韶山觅得一张珍贵的纪念邮卡的美好记忆。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我赴湖南长沙出差,公余顺道去韶山瞻仰了毛泽东故居。我从小有集邮的爱好,便拐进了毛泽东故居旁的邮电局,在邮品陈列柜中,我一眼就看中了这张名为《韶山》的纪念邮卡。

  那时,集邮活动刚恢复不久,邮品极其匮乏,而这张《韶山》纪念邮卡,不仅印刷精美,主题鲜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邮卡正面是印有一方特种邮票T11中“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的邮票图案,下贴有一枚面值一分的《革命圣地——韶山》的普通邮票,并钤有“韶山冲”的邮戳。图案、邮票、邮戳三者一致,切合纪念邮卡的特性。邮卡背面是“韶山冲图”和“韶山导游示意图”,这无疑大大方便了来韶山瞻仰伟人的游客。邮卡上面还附有一篇从毛泽东父母墓地石碑上拓下的《毛泽东祭母文》。此文为当时毛选五卷所未收,世间流传不多,又是拓片,故在当时十分珍贵。

  《毛泽东祭母文》是一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叙述与抒情相配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毛泽东的母亲,原名文其美,一生勤劳俭朴,聪明贤慧,好善乐施,堪称贤妻良母。她先后生了七八个孩子,只有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长成。1919年秋,毛文氏不幸病逝。毛泽东日夜兼程,风风火火地从长沙奔回韶山。披麻带孝的大弟毛泽民拉住大哥,哽咽着诉说了母亲临终前的情景。当毛泽东听到母亲弥留之际还在呼唤着他的名字的时候,悲痛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从脸上滚滚而下,他抚着母亲的棺木,失声痛哭。

  接连几天,毛泽东内心经历着极大的痛苦,一直坐守在母亲的灵前。面对着黯淡的灯光,他思绪如麻,一缕一缕地理来理去,一篇满怀深情的《祭母文》终于形成了,他默默地念着:“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则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至,原来真诚……”同时,他又作挽联,即“灵联”两副,其一曰: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其二曰: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这篇《祭母文》和挽联,文情并茂,读之令人动容。

  1959年,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在故居母亲的遗像前端详良久后说,我像母亲。第二天天未亮,他独自一人寻到父母的坟墓,久久伫立,寄托哀思。事后,他对陪同他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这样一张珍贵的纪念邮卡,以后我曾携它参加集邮展览,深得邮迷喜爱,故而获奖,由此可见其价值之一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来信来论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
   第B05版: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
   第B07版: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
   第B09版:影视地带
   第B10版: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清代『富贵双全』铭文镜
迎龙年,鱼化龙
百年竹根制雅壶
一张珍贵的纪念邮卡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B10一张珍贵的纪念邮卡 2011-12-25 2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