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朗诵的外延
过传忠
  过传忠

  沪上有一本《语文学习》杂志,每期封面上都有一段题词:“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联系近日接触到的两条有关朗读和朗诵的信息,深感它言之有理。

  一条信息来自古巴。在古巴的雪茄卷烟厂里,有一项专门设置的工种叫“朗读者”,每天坐在车间的木制讲台旁,直接向数百名埋头工作10小时的工人朗读新闻、诗歌和小说,有时还要和听众互动,听取意见、建议和讨论问题。

  这项活动已有150年的历史,目前有300名朗读者在各个卷烟厂从事这项工作。据说,开始只是为了在枯燥而漫长的操作过程中更好地打发时间,一些工人便自己凑钱请人来朗读,不料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后颇受厂方和工人的欢迎,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制度,以至在今日广播电视已广泛普及的年代也依然不可替代,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见,朗读这项活动已深深地渗入了古巴卷烟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中。

  另一条消息来自日本。日本广播公司10年前创办的“朗诵函授中心”已接纳了4万余名学员,其中6成以上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他们把自己的诗朗诵录音带寄往中心,由教师作出评点和指导。各地都办起了形式不同的朗诵组织。

  参与朗诵活动的人们把它称之为“思维、健身和热身的体操”,它能锻炼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它能怡情养性,增加肺活量,使全身畅通;它能使人进入兴奋状态,给人以青春、活力和激情,唤起对生命的追求。有人甚至把它称为“朗诵疗法”,大声、忘我地朗诵一下,健心又健身,何乐而不为?

  不单古巴和日本,咱们中国,朗诵之花近年来也在各地茂盛地开放。就以上海为例,不仅各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和比赛方兴未艾,各单位和社区扎根基层的朗诵组织也在开创各种活动的新形式。有一家建德培训中心,就以“朗诵与长寿”为题办互动式学习班,吸引了不少退休职工。

  朗读和朗诵是把书面语还原为口语的一项活动,这一“还原”过程的基础是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而文字又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把握了这三者的关系,就能理解它实际上渗透在每个人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里。既然人的生活离不开思维,离不开语言和文字,那就也离不开朗读和朗诵,它的外延也就与生活相等。

  让我们把朗读与朗诵的外延扩展,它存在无限广阔的空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来信来论
   第A08版:3·15专刊
   第A09版:3·15专刊
   第A10版:“3·11”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灾区重访
   第A11版:“3·11”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灾区重访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苏州河上行
   第A17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征文得奖的快乐
我说垃圾分类
郑辛遥
愿爸妈在天堂重逢
朗读、朗诵的外延
识胡柚
战士的承诺
散步,真好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朗读、朗诵的外延 2012-03-11 2 2012年03月11日 星期日